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转基因谷物在烹调时增进营养

   日期:2006-07-2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873    
     科学与发展网2006年6月19日报道: 科学家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一种小麦和大麦,让这两种作物种子里含有的一种重要的营养酶在烹调之后不会被破坏。

    这种名为肌醇六磷酸酶(phytase,亦称植酸酶)的酶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锌和铁元素。这组科学家说,这两种转基因作物可能有助于改善膳食矿物质缺乏。全球有20亿到30亿人受到膳食矿物质缺乏的影响,受影响人群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在小麦中,肌醇六磷酸酶在63摄氏度的时候失去活性。由丹麦农业科学研究所的Henrik Brinch-Pedersen领导的研究组,培育出了一种转基因小麦。通过向小麦插入一种来自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的肌醇六磷酸酶基因,这种小麦的肌醇六磷酸酶最高可以在89摄氏度的时候保持稳定。

    用这种转基因小麦制成的面粉,其肌醇六磷酸酶的含量最高达到了非转基因小麦粉的6倍。Brinch-Pedersen的研究组还证明了,即便烹煮转基因小麦种子20分钟,它们仍然含有足够的肌醇六磷酸酶,可以让食用这种小麦的人们吸收足够的矿物质。烹煮试验减少了小麦种子里42%的肌醇六磷酸酶,然后剩余含量仍然相当于未烹煮的非转基因小麦种子中的肌醇六磷酸酶含量。

    贫穷国家妇女和儿童的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贫血可以使儿童发育迟滞,导致成人的慢性疲劳。缺锌会增加人们对肺炎和水样腹泻的易感性,而后者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Brinch-Pedersen告诉本网站说,他的研究组还培育了含有耐热肌醇六磷酸酶的大麦,他们正在打算用同样的方法改造水稻。

    他们的这项研究发表在了6月2日的《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