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过了保质期食品就变质了吗

   日期:2012-09-0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640    

  食物过保质期了怎么办?是扔掉还是继续吃?面对这个问题,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想法也许会出现分歧,前者的回答可能是“当然不能吃,坚决要扔掉”,老年人则会觉得“扔掉太可惜了,今天还是好的,才过了一天就不能吃了?”

  “保质期”到底是个什么概念,过了保质期的食物到底还能不能吃呢?

  食品如何“变质”

  每一种食物都有多种属性,比如外观、颜色、口感、味道、安全性等。当我们说一种食品“合格”的时候,指的是它在各方面都符合我们的要求。

  任何食品在保存中,其性状都会按照一定的速度发生变化。比如奶、蛋、肉等生鲜食品,往往最先发生的是细菌生长,然后才会有气味等方面的变化。饼干,一般是受潮变软,口感最先发生变化。而方便面,则可能是油脂先氧化,产生异味。细菌生长和油脂氧化产生有害物质,而食物受潮变软则只是不好吃了。在食品工艺上,这些都算是“食品变质”了。

  食物变质最常见的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自然环境中各种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生长的环境,必须有适当的水分。一度盛传的美国一位女士把汉堡包放了一年而没有变质,最大的可能是那个地区很干燥,在细菌和霉菌长起来之前汉堡包已经晾干了,也就不容易再变质。

  生鲜食物在离开“母体”之后依然保持着“生命活动”,这是通过一类称为“酶”的蛋白质来催化发生的。这些生化反应会导致硬的水果变软,甜的水果发出酒味,等等。

  “保质期”保什么

  一般情况下说的“保质期”,是指在那个期限内,食品的任何一方面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换言之,“保质期”是厂家的一个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

  过了保质期,并不意味着就坏了,只是厂家不再担保。有时候,食品过期可能只是外观不那么诱人,或者口感没有那么好,这样的食品,也还是能吃的。不过,也可能是致病细菌数量增多了,吃了生病的可能性增高了。

  显而易见,食品的变质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保质期内的“不发生明显变化”并不是说“没有变化”,只是变化的幅度能够被接受而已。食品成分或者其中的细菌,不会在保质期之前,老老实实呆着;过了保质期一下子就变成毒药了。

  如何确定保质期

  每一种食品都有一系列“控制指标”,比如含水量、硬度、外观、细菌数等。此外,还有口味要求。从技术上说,确定保质期就是把一批食物按照需要的条件保存,每隔一段时间拿出一部分样品检测其所有的“产品指标”,只要有任何一项指标超出了设定范围,这种食品就算“变质了”。对于各项检测都符合要求的食品,一般还会进行口味评估。如果能够“尝出”明显的差别,也算是“过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确定食品在多长的时间内不会“变质”。这个期限,就是保质期。

  经常采取的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根据这种食品的产销周期,计算需要的保质期,然后把食品保存到那个时间,就用这个时间做“保质期”。

    【相关阅读】

    买酸奶除了看保质期还得看冷藏温度

    保质期内的食品也有可能会变质

    留意桶装水保质期、饮用期 最好一周内喝完

    食品冷冻不要超过两个月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