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聚焦食药监管:大部门“大”不是目的

   日期:2013-04-16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880    

    食品药品监管改革地方如何跟进衔接?调查陕西渭南市试点“样本”--

    大部门,“大”不是目的

    本报记者 姜 峰

    核心阅读

    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是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重要内容。地方如何深化改革、跟进衔接,受到关注。

    2011年11月,渭南市在陕西省率先启动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剑指传统“九龙治水”式监管模式,成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一年半下来成效初显,也面临问题需要继续破解。

    “像街边常见的小型卤肉店,‘前店后厂’式,中间拿一块布帘隔开。”渭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建军打了个比方,按照过去的“分段监管”,那么布帘前头就归工商管,后头则归质监管,工商发现卤肉有问题,还得移交质监部门“掀开布帘”去后面查,“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就会职责不清、衔接不畅、责任不实、互相扯皮”.

    渭南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大市。2011年11月,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部署,渭南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的工作,改革剑指传统“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九龙治水”式监管模式,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渭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食药委”)。

    上个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获得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挂牌,这对渭南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和国家要求接轨,未来中央、省、市各级体制的对接肯定也会更顺畅。”王建军说。

    “九龙治水”不如“一龙管水”

    渭南市临渭区华润万家超市东风路店的店面里,随处可见带有FDA(食品药品监督)标志的食品安全规范说明及提示,有的是挂在袋装食品区的对于生产日期、保质期的温馨提示,有的是挂在鲜肉区的对肉品“三章两证”的当日公示,有的则张贴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公示栏上,这些说明和提示上,还印有辖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姓名、电话和监督热线,常有顾客驻足观看。

    渭南改革试点的思路,第一个特点,就是将原来的多部门、分段式监管整合为一家统一监管。“食药委”除继续承担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能外,将农业、畜牧、质监、工商、商务、卫生等部门所负责的农药生产经营、农药残留检测、生鲜乳收购运输、兽药饲料经营、食品及添加剂生产、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流通等行政许可审批职能和监管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统一行使。

    同时,成立市农产品食品执法监察支队,作为市“食药委”直属执法机构,而各县(区、市)成立15个食品(药品)稽查大队,承担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受理群众投诉举报等职责。

    “从2011年底改革前的245人,现在市食药委全系统工作人员已达1915人。”渭南市“食药委”办公室主任魏伟说,其中包括新招考的337名大中专毕业生,还有从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换防”过来的1300多名工作人员,“采用编制划转方式,实现了人员优化组合,最大限度缩短了工作磨合期”.

    监管触角再向城乡基层延伸

    不仅要把“都在管却管不好的地方管好”,还要“让没人管的地方有人管”.渭南改革试点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将监管力量向基层延伸,在全市组建了96个乡镇、街道一级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对原来由市、县两级承担的8项行政许可事项和13项行政执法职能,全部下放到县级,并由基层监管所具体执行。

    在临渭区故市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沓沓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准许生产申请书、食品流通许可申请书、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表,附近村民可就近过来办理。“我们监管所负责受理、验收、上报,最后由区监管局发证。”该所所长东朝辉介绍。

    基层创新之举不仅限于此。“农村自办家宴、流动摊贩、校园周边的‘小饭桌’等食品环节,点多面广,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问题。”渭南市食药委副主任孙正平说,经过探索,我们先后出台了《农村家庭自办宴席及小饭桌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规定,推行可追溯管理,通过宣传引导,使这些难点问题逐步纳入规范管理轨道。“请客吃饭,谁也不想食品卫生出问题,这也顺应了村民的实际需要。”

    去年,故市镇白家村村民白宏亮为年满12岁的娃摆“完灯酒”,请了10桌80位邻居朋友,而这一顿农村家宴的全部菜品、加工场所及设施、厨师资质等情况,由故市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并记录在了有5页纸的《农村家宴申报单》、《现场核查情况登记表》上,同时提出了餐具消毒、食品生熟分开的建议。

    接轨提升成深化改革关键词

    区域性的创新探索,让渭南市成为了陕西省的“独一份”,同时也为如何理顺上下对接体制和渠道提出了新的课题。

    “改革后,我们所涉及的业务,同时对应着省里的7个部门。”渭南市食药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省里这些部门对改革都给予了很大支持,但由于职能所限、体制不顺,导致工作指导、项目支持、资金扶持等方面都有所减弱。

    同时,如何实现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窄化”、“专业化”问题也屡被提及。“农产品和生猪牛羊屠宰的安全监管职能也整合进来后,我们同时承担起了动物检疫、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等监管检测职能。”临渭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齐金鱼感慨道,“这才发现涉及的工作面相当宽,而我们工作人员的知识构成、执法方法还不能适应新任务的需要。”

    在不久前召开的市政府常委会和市委常委会上,已就将农产品、生猪牛羊屠宰的安全监管职能从市“食药委”剥离出去,分别交给市农业局和市畜牧兽医局的调整方案,达成了初步意见。“很有必要!大部门,‘大’不是目的。”“食药委”工作人员说。

    而王建军关注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监管能力。与执法场所和装备建设等硬件需求的改善相比,人的因素更加突出。像故市镇,含33个行政村,人口5.3万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集镇”,而该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目前工作人员仅有7名。

    此外,对于未来发展方向,“食药委”工作人员也有自己的思考:“食品安全不仅是监管出来的,更是‘生产’出来的,用管理来引导企业加强主体责任、行业自律,也是将来延伸管理触角的重点。”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