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白酒  机械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微营销人才需求井喷 服务、餐饮和娱乐业需求最盛

   日期:2013-10-25     来源:杭州网    浏览:8517    
 

本页无标题

  资深猎头沈敏跃最近有喜有忧。喜的是,今年微信、微博营销的人才需求出现了井喷之势,就这个今年刚刚出现的人才门类,今年已经接到了七、八单生意;忧的是这方面良才难觅,到现在为止做成功的单子还不到一半。

  懂微营销的人成了“香饽饽”

  今年上半年,一家婚庆公司的老板找到沈敏跃,急迫地想找一个能做微信、微博营销的人才,开出的薪资是年薪18万外加奖励提成,要求三个:全日制本科毕业三年以上、有微营销方面成功经历、有及时带动销售经验。

  这家公司的年销售额1500万,但这两年遇到了发展瓶颈,如果按照传统的销售模式,企业要再上一个平台显得吃力。这时,老板把眼光投向了微博、微信营销领域。因为这方面营销如果做得好,不仅投入少效果好,而且更重要的是,爱玩微博微信的大多是年轻人,这和公司的目标客户群非常吻合。

  看似条件简单,却让沈敏跃犯了难。微营销是这两年才兴起的行业,公司里甚至还没有这样的人才数据库。目前社会上已经做出成功案例的微营销人员,薪水起点非常高,而大部分的从业人员,其实都在起跑线上。

  “目前来找这方面人才的主要集中在服务、餐饮和娱乐业,我们接到的单子中,除了婚庆公司,还有游乐园、做有机农业的公司等。”沈敏跃说:“大多数公司开出的薪资集中在10-30万之间,其中15-20万的最多。

  纵然客户不少,但沈敏跃直言这个生意并不好做。“对猎头来说,如果人才的需求是10分,供应量是7-8分,那么就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微营销这个行业,虽然目前的需求有10分,但供应只有2-3分,相差太过悬殊,就不容易达成真正的成交。”

  线下销售疲软转做线上营销是主因

  沈敏跃归纳了一下,目前来找微营销人才的企业有一些显著的特点:80%是中小企业,大多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销售型企业,近期都处于从传统的线下销售往线上销售转型的阶段。另外,虽然沈敏跃所在的公司业务是面向全省的,但来找微营销人才的基本上是杭州的公司,这与杭州是全省的营销中心不无关系。

  “今年有许多企业的线下销售疲软,尤其是门店商超等下滑得厉害,于是大家都把希望放在了电商领域。”沈敏跃说:“一方面是加强B2C的销售,一方面则是利用微博、微信等社区分享类工具来做营销。不过,现在B2C的营销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大家对微营销更寄予了厚望。”沈敏跃说。

  另外,还有一部分企业虽然对微营销没有寄予太直接的销售目的,但是拥有一个微博账号加一个微信公众号,就像在传统互联网上要有一个官网一样,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

  “其实大众关注的热点将来怎样演变谁也无法预料,但是在现在的潮流趋势下,在微博、微信平台上有一个企业的官方账号还是必须的。”万事利集团负责品牌推广工作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就拿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来说,订阅者中一部分是员工,一部分是公司的客户和关心公司的人,微信可以宣传企业文化,推广品牌,也可以服务客户,是维护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这似乎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公司的态度。比如主营房产营销的翰博机构,去年上线了楼盘点评网站房说说,很快又同步推出了房说说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可以看出的是,在这种趋势下,微博和微信的营销人员将成为一般公司的“标配”。

  预计供需两三年后平衡

  为了找到合适的人才,沈敏跃把眼光瞄向了杭州一些做得比较超前的商贸流通企业和高校MBA毕业的人。为那家婚庆公司找的微营销人员终于在两个月前到位,计算机专业毕业,深谙互联网,有营销工作经验,还有不错的文字功底,双方都比较满意。

  “目前微营销真正做得好的人,还是从传统的策划和营销人才转型过来的”,沈敏跃说:“他们有实物销售和线下营销的根基,这样转做线上营销不会没系统。而且年龄最好在28-35岁之间,他们有经验,又有冲劲,还有对互联网的熟悉与热爱。”

  不过,目前也有很多公司的微营销人员都由原来的企划、品牌人员兼任。比如负责万事利官微的就是集团的品牌推广人员。“微博和微信作为品牌宣传的渠道,本来就是集团品牌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位人员说:“微博和微信兴起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大家都只在摸索阶段,也很难讲外面聘请的一定比自己的人员能多多少经验”。

  这样的观点,或许代表了目前不少没有选择外聘微营销人员的公司的想法。翰博机构的房说说的微博和微信账号,也均由公司原有人员在运营。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一方面作为策划公司,翰博本身就有一支完整的运营、编辑、设计团队,像图片设计等许多工作,本身就是相通的;另一方面,对于微营销一块大家都在探索中,不仅是优秀的人才难找,甚至都没有一定的标准来界定对方是否是人才。”

  而这样的企业也成为了微营销人才成长的土壤。“预计再过2—3年的时间,微营销领域的人才建设能跟得上行业的发展”,沈敏跃说,“毕竟企业依赖人才得以发展,而人才也需要通过企业这个平台才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2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