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十元两根葱的“微经济”诠释

   日期:2012-03-2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97    

    相关报道:北京大葱涨价 10余元仅能买两根

  近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市民突然发现,一向作为炒菜配料的大葱突然价格高涨,一些市民反映花10元仅能买到两根大葱。涨价后大葱的风头甚至盖过肉禽和鸡蛋,一度成为餐桌上的“主菜”。

  (3月18日《济南日报》)

  葱价匆匆涨,直接诞生出另一个民生新词——“向钱葱”或“葱葱涨”。看来,有的菜谱要改了。昔日的“大葱炒鸡蛋”;今日可能成为“鸡蛋炒大葱”。

  与此同时,“10元能买啥”火了。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林道藩到北京的菜市场调研,他分别用10元买到的4种东西是:21个鸡蛋、5根黄瓜、3个苹果和5张地铁票。他认为,10元买到的东西,不但真实记录了当前的物价水平,还能发现政府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效、货币信贷总量是否得到控制、社会总供求是否基本平衡,都可以从这个简单的“采购”行动中窥豹一斑。于是,“10元能买啥”成为一段时间以来社会的共同追问。既是在问市场,更是在问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更多体现在微观层面上。

  中国正进入“微经济时代”。在去年成都举行的2011年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微经济”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我们目前所关注的“微经济”主要是中小微企业。这是不全面的。“微经济”概念,除了是像中小微企业这样的实体经济外,还有柴米油盐价格之类的民生“微体现”。如果说,中小微企业是一种“生产”,那么,民生“微体现”则是一种“消费”。生产与消费才构成“经济”。很多经济学家热衷于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对微经济现象的研究与探讨显得不够。林道藩的“10元能买啥”,微中见博,是对微经济中的民生水平的追问。

  中国“微经济”亟待“向钱葱”。与微经济匹配的还有微观福利这一概念。获得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菲尔普斯主要成就之一,就是从不完全信息与心理预期出发,为宏观经济关系提供了一个严谨的微观分析基础。有观点认为,时下,宏观政策无法与微观福利实现顺畅与高效的对接,认为微观福利是宏观变迁的度量衡。关注微观福利,就是关注民生;关注微经济,就是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落脚点。无论是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还是民生的消费指数、幸福指数,都需要“向钱葱”。这要基于对微经济的高度重视、深入研究与大胆实践。 (王旭东)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