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中国粮食内外夹击 安全现隐忧

   日期:2012-08-2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293    

  20国集团(G20)的主要成员国正准备发起一个紧急会议,以应对美国爆发逾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旱灾和黑海产粮区作物歉收,引发的粮食价格飙涨。

  法国、美国和G20主席国墨西哥将在8月底举行电话会议,考虑是否需要召集一个紧急国际会议,旨在避免2008年粮价蹿升导致多个较贫穷国家爆发骚乱的历史重演。

  与此同时,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中国北方数省玉米主产区,正在遭受黏虫灾害,而南方的中晚稻和东北一季稻区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也在蔓延。

  病虫害的威胁以及可耕种土地的减少,加之全球粮价上涨的压力,这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增加很多不确定因素。

  病虫夺粮

  刘泽峰担心他家的水稻会减产,因为此前长期的干旱让他家的秧苗比往年晚栽近1个月。在他家稻田边上那条河流上游,有河南省商城县吴河乡掌店村的两座人工水库。尽管如此,掌店村仍然在两个月前遭遇了特大干旱。

  来自信阳市农业局的消息称,是次旱灾直接导致信阳市的20.4万亩水稻不能插播、16.6万亩旱地未播种,受旱作物面积高达121.70万亩。

  被称为“小江南”的信阳,自2009年到2012年连续4年发生旱灾,其中2011年发生了1952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连年干旱让刘泽峰愈来愈觉得粮食不好种,但他总是想方设法把粮食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譬如在后期采取多施肥、勤除草等方法。

  刘泽峰之所以想方设法希望稳住粮食产量,这对曾经遭遇过大饥荒灾难的信阳人来说,粮食能够丰收对农民而言比什么都重要。

  跟信阳的干旱不同的是,今年以来,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天津等地,正在饱受黏虫灾害。

  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黏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严重发生面积650万亩。发生面积之大、危害程度之重,北方局部地区玉米已经出现绝收。

  截至8月16日,东北三省农作物受灾面积73.25万公顷(合1098.75万亩),其中绝收面积4.23万公顷(合63.45万亩)。随着灾情蔓延,这一数据还可能会上升。

  与此同时,南方中晚稻和东北一季稻区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发生程度也重于常年,已累计发生3亿亩次。

  目前正是主要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防控的重要时期。农业部的官员警告称,部分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呈加重态势,对秋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尽管如此,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8月份主要粮油作物面积和产量预测报告,将今年的玉米产量从上月预估数下调50万吨至1.97亿吨,较上年增加2.19%。

  2012年小麦总产量预计仍为1.18亿吨,较上年增加0.51%。该中心曾于今年6月调降过该数字,主因就是病虫害。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此前撰文表示,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干旱和洪水威胁到中国粮食产量的稳定,他敦促政府加大粮食储备,严格保护可耕地和水供应。

  按长期平均值考量,极端天气条件可能给中国粮食年产量造成10%-20%的损失。但郑国光警告称,全球变暖导致干旱、洪水、病虫害加剧,中国粮食年产量波动幅度可能扩大至30%-50%。他没有具体说明多长时间后会发展到这一程度。

  郑国光援引研究报告数据称,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潜力可能会下降5%-10%。若多种灾害同时发生或连片发生,将造成粮食生产能力严重降低、减产幅度进一步加大。

  他还表示,如果不采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年产量最多可下降37%。

  耕地锐减

  除气候和病虫害威胁粮食产量的稳定,中国农业可耕地的减少,对中国的粮食生产也正在构成瓶颈。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称,1997年以来中国因城镇化和退耕还林而减少的耕地面积达到820万公顷。国土资源部此前亦坦承,耕地红线已岌岌可危,2009年底全国的可耕种面积为1.217亿公顷。

  可耕种土地减少对粮食的威胁,正是刘泽峰担心的事情。掌店村河流两旁原本是肥沃的农田,不过,掌店村和吴河乡的基本农田近年来快速减少。河流两边都是保命田,刘泽峰担心村里的人以后无田可种。

  距离掌店村600公里外的苏州市虎丘区(高新区)浒墅关镇莲香村的农民俞根元,早就因失去土地而无田可耕。作为农耕时代的天下粮仓的苏州,在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可耕地的减少十分迅速。

  俞根元家原有2.57亩稻田,其中两分田用来种蔬菜。他每年能收获2000多斤稻谷和近1500斤小麦。“现在的青菜比肉贵”,俞根元希望能回到种地的时代,至少地里种蔬菜能吃到放心的青菜,粮食够吃还略有结余可以卖掉一些。

  随着物价高企,食品价格也在攀升。这对失去土地的俞根元来说,他跟村民们都希望能归还强征他们的土地。俞根元家有5口人,他家每月需要购买80-100斤的大米,一年就1200斤左右。至于蔬菜,每天的花费也有数十元钱。

  伴随高速城镇扩张,苏州市在2011年就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0亿元,这使苏州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跨入了万亿城市俱乐部。但这个超过1261万人口的城市,众多农民无地可种。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苏州水稻种植面积从500多万亩减至130万亩。其中在“九五”、“十五”期间,年均减少10万亩。

  2012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撰文表示,尽管中国政府在保护耕地问题上态度坚决,但耕地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被占用。温家宝预计在今后一个时期,“保护耕地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他认为“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称这“事关民族生存发展、子孙后代长远生计”,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或推高CPI

  病虫害的威胁、可耕种土地减少,加之美国中西部地区干旱将谷物价格推至纪录高位,这或将对中国居民生活和CPI走势产生影响。世界银行日前警告称,美、俄等主要产粮国的旱情已在推动国际粮价上涨,将威胁到世界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

  今年3月,中国粮食进口量达到创纪录高位。来自北京的海关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粮食进口量达到164万吨,是一年前的6倍,较上月增加50%。

  中国用仅占全球8%的可耕地来养活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随着收入的增加以及饮食更偏重于肉类提振了粮食需求,中国对进口的依赖一直在缓慢加大。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期发出预警,称最近3个月来全球玉米价格上涨23%,小麦价格上涨19%,如果处置失当,全球将再次引发新一轮粮食危机。

  随着全球粮食市场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上涨,这让2011年度进口粮食总量超过6000万吨的中国,将承受更大粮价动荡带来的冲击。

  由于今年全球粮食出口国遭受异常气候冲击,全球主要粮食储备连续第三年减少。一些国家已开始大规模购买粮食,小麦价格比7月初上涨超过50%,玉米和大豆分别上涨约50%和20%。

  由于食品权重占中国CPI的33.8%,所以每轮国际粮食及食品涨价都会拉高中国CPI。2007年,中国粮食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1.7%,蛋上涨21.8%。2008年,中国食品价格上涨14.3%,粮食价格上涨7.0%。

  来自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粮食进口达4085万吨,同比增长41.2%,其中玉米进口240.54万吨,同比增长6535.2%,谷物及谷物粉进口191万吨,同比增长283%。

  中国在2011年的粮食总产量是11424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尽管中国社科院早前预测,今年中国实现粮食连续九年增产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美国农业部预测2012年约80%中国大豆消费将依靠进口。

  美国农业部在其公布的8月最新全球玉米供需平衡表中,大幅上调中国玉米产量,由7月份预估的1.95亿吨上调至2亿吨,中国玉米总需求量维持在2.01亿吨的规模。

  在国际粮价飙升的背景下,保证中国玉米产量对维护粮食安全和稳定意义重大。但国家粮食局原局长聂振邦表示,国际粮价传导后的价格上涨对中国CPI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财经专栏作家叶檀担心食品价格大幅上升会对中国的CPI冲击较大,因为中国“CPI里头百分之三十几的权重都是食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对粮食出口禁令、征收关税和抢购风潮等可能出现的行动发出警告,这些做法在4年前曾加剧了物价的飙升。

  世界银行全球宏观经济部门负责人AndrewBurns表示,粮食价格上涨“如果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就很有可能出现过去那样的经济活动回退,对全球经济活动产生巨大冲击。”

  截至今年6月,中国玉米累计进口量已达到240.5万吨,而去年全年进口量仅为175.3万吨。中国稍早并宣布将从国家储备中释出玉米和稻米,以帮助缓解通胀并减少进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