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关注风险控制 关注标准建设—2013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召开在即

   日期:2013-03-07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490    
   备受国内外关注的2013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将于4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将会成为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而此次论坛的主题已经确认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与标准建设”。近日,记者走访了论坛筹备委员会,了解到2013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相比以往有三个创新点。

 

  形成全社会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

 

  众所周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我国颁布了《食品安全法》,一个重要的进步或者目标就是逐步开始建立起在风险评估基础之上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几年来,伴随着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专家委员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以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先后成立,中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正在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然而,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各方缺乏对于食品安全的风险认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往往希望食品安全零风险,缺乏对于食品安全的合理接受度;政府监管层面由于分段管理的机制造成执法人员往往缺乏对于食品安全的科学理解,在执法过程中强调结果的比对,忽视甚至缺少了对于食品安全的风险认识;从全社会来看,我们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基础依然很薄弱,风险沟通的工作有缺位,风险管理的实现存在较大差距。由此,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基层政府监管层面往往容易强调一切看标准,甚至有的时候简单地以食品安全标准为准绳,存在标准的时候简单地比对数字,没有标准的时候会提出应该建立所有标准。因此可以看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和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密切相关,因此本届论坛以此为主题,希望能够通过论坛的整体活动促进全社会形成对于食品安全的风险认识,形成对于食品安全的科学理解。

 

  关注食源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进一步好转。然而,回顾对比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现状就可以看出,在我国由于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情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这一现象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从所有国家食品安全进程来看,食源性疾病都是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因此对于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并不能盲目乐观,应该在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方面做好准备工作。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食源性疾病检测网络,应该说从国家层面已经开始起步并形成一定基础。但是对于食品行业来说,这一问题并未能引起行业内的足够重视。许多的食品企业目前并未能够将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放到应有的高度,加上对于微生物的管理需要较高的投入和较强的专业要求,因此应该尽快提升全行业对于微生物管理的关注和实际工作水平。为此,本届论坛期间大会主办方特别邀请了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专门就食源性疾病在全球和美国的情况进行介绍,同时也针对食品行业提出相关具体建议,促进我国食品业界针对食源性疾病的关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餐桌食品安全重点在粮油食品

 

  餐桌食品是近年来各界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其中既包括了来自一些农田的初级加工品,例如水果蔬菜等,同时也包含一些工业加工食品,其中特别是一些大宗食品,如粮油食品等在餐桌食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外,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大宗食品如粮油食品等也是许多食品加工过程的重要原料,因此可以说餐桌食品安全的重点在粮油食品。为此,本次论坛特别设立餐桌食品专题,将会从粮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运输入手,深入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且比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粮油食品的质量保证提供帮助,这也是相对历届食品安全论坛所没有的。

更新关注请点击:2013年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专题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