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2月3日讯 去年底,美国高盛并购口子窖25%的股权,在全球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高盛去年底积极入主口子窖,是否意味着外资对中国白酒的并购在升温呢?事实上,白酒这块肥肉,外资想进来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还有点看不懂,也不一定玩的转。
早在2006年12月11日, 水井坊 (行情 股吧)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的控股股东成都盈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帝亚吉欧高地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其所持全兴集团43%的股权转让给帝亚吉欧。转让后,按照全兴集团持有水井坊38.71%股份计算,帝亚吉欧将间接控制水井坊16.64%股份,持股比例仅次于全兴集团,成为水井坊的第二大股东。股权转让经有关商务部门批准后,水井坊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该协议的签署,当时被业界解读为“外资在中国唯一没有涉足的最后一个产业—白酒行业的突破” 白酒涨价、白酒行业被外资染指,无疑成为近年来白酒行业最大的动荡。
收购或入股酒类企业,或许还不能说明太多,但高盛此举就很明白地说明,国外的资本市场开始对中国白酒有兴趣。
但兴趣归兴趣,投资机构对毛利率这么高的企业的低调,还是令人有些难解。郎咸平(博客)就指出,在白酒以外的行业,外资并购的速度很快,并且高调、强势。但在白酒市场,却一直保持着较低调的态度,“这说明外资对中国白酒业还比较茫然”,郎咸平说,“这和白酒自然环境和历史积累的内部核心有关”。其实,就是与文化和地方政府的壁垒有关。
之前,金融危机下,业外资本将进入白酒行业,行业竞争程度将更加激烈。由于很多外销企业经营面临停滞,很多沿海地区的资本面临内流寻找投资方向的问题,白酒也是他们的选择之一。而且在股市低迷的大背景下,很多资金抽离股市,也面临着投资选择问题。而其他行业资本进入白酒行业也是很多的,如万基集团、 金路集团(行情 股吧)、嘉得莱集团、华泽集团等,预计会有更多资本进入白酒行业,因为许多地方政府都把出售、整改白酒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项目来抓。
当然,亦有人认为,为了冲破地方政府这个无形之手,令股权结构更加优化,引入外资也是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