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难道是“三聚氰胺”太狡猾?

   日期:2010-08-2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42    


    难道是“三聚氰胺”太狡猾?

  记者20日从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获悉,青海、河北等地“三聚氰胺”问题乳粉案件已查处,相关责任人被批捕或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除此前报道的青海民和县“东垣问题乳粉案件”外,河北、山西、天津等地也清查出问题乳粉。目前各地正对所有乳品和含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持续排查。(详见多地再查出五起百余吨毒奶粉 正查监管部门是否渎职

  □本报首席评论员 王国荣

  就像人类无视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恣意破坏自然,最终必遭其无情报复一样,一些无良乳品企业无视人类健康,制造有毒奶粉,最终遭消费者唾弃,而且使整个乳制品行业“余毒”缠身,令国人谈“国奶”色变,令千千万万嗷嗷待哺的婴儿不得不把嘴吮向“洋奶头”。近几年来,大量“洋奶”乘虚而入,并且一年一个价。城市很多年轻父母经常以“为宝宝挣奶粉钱”自嘲,因为他们给宝宝喝的都是价格相对贵的进口奶粉。这不啻是“国奶”业的巨大悲哀,更是一代新生命健康成长中的悲哀。

  无法想象,“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过去两年多了,乳业巨头“三鹿”早已死亡,可是其阴魂总是不散,以致现在多地又查出百余吨三聚氰胺奶粉,41名涉案嫌疑人被批捕。为什么,当时举全国之力集中清查、销毁、整治后,这问题奶粉还是一再出现在市场上?难道真有“借尸还魂”之术,“三鹿”一死,“四鹿”“五鹿”前仆后继?也许是“敌军太狡猾”,而非我们监管、执法部门“无能”?

  这支“敌军”真的太狡猾了,居然在当年“高温焚烧”、“垃圾填埋场填埋”、“全部销毁”的高调声中“潜伏”了下来。如今,“三聚氰胺们”一次一次地浪迹江湖,给了食品安全部门一记又一记响亮的耳光。人们不会忘记,今年“3·15”的“报喜”声:全国31个省份在集中清查问题乳粉期间共报告发现问题乳粉2.51万吨,除极少量作为司法证据保存等特殊需要外,问题乳粉已全部予以销毁,未发现流入市场。

  岂料,这场“保卫战”远没有结束。似乎,一场场类似的“战役”,已经让各路“敌人”摸透了军情,习惯于对手“三斧头”的传统战术。也许,一场声势浩大的“混战”后,“三聚氰胺们”躲在暗处冷笑,看着对手怎样“好大喜功”,又怎样将利剑“高举轻落”……

  一旦时机成熟,“敌军”又蠢蠢欲动,各个击破。如事发次年,它们纷纷“现身”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等乳制品。它们就这样屡试不爽,肆意羞辱着它们的对手,N次挑战着社会的承受力。

  “三聚氰胺”如此“魔高一丈”,着实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职能部门的执法能力。当然,查总比不查好。至少,又查出百余吨三聚氰胺奶粉,并批捕41名嫌疑人,能使许多婴儿免遭毒害。当然更希望,对制售问题奶制品的企业和主要责任人,有关部门出鞘的利剑能够高举重落,让“三聚氰胺们”无处潜伏,远离奶制品行业。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