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要严密监管更要健全市场
提要:真正严厉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以及真正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都是市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要严厉的监管措施,要严密的监管网络,更要有法律法规保障的健全的市场机制。
自国务院决定将食品安全列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之后,上海市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据称这份《意见》内所列的可以算是保障食品安全最严厉的措施。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综合协调,为了落实《意见》中的严厉措施,上海成立了由副市长兼任主任的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据称这将构成最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意见》明确规定,将从重惩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使犯罪分子付出高昂甚至付不起的代价。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5年内将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将被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之前食品安全是按照职能分工,质监、工商、食药监在监管中各把一头,分管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新成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就是要解决边际和空白。譬如,月饼厂做完月饼要送到超市里面去卖,超市是工商管;月饼的生产是质监管的,那路上谁管呢?再譬如,现场制作现场销售问题,照理说,生产环节的都由质监管,但如果是超市制作的熟食,或是饭店生产的月饼、年夜饭等,又由谁管?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可以算是最严厉的食品安全措施,让每一个轻视食品安全的经营者在有问题的食品出笼之前,就要掂量一下是否划算。严厉的措施足以震慑形形色色的有问题的食品经营者。有足够权威的中立的相对独立的市级食品安全委员会,能够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能够无缝全面地监管全市的食品安全。
最严厉的监管措施,最严密的监管网络,上海的食品安全形势有可能就此走上正常轨道。上海的这些措施虽说是为了确保上海成为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但这些措施如果有效,估计全国各大城市都会采取基本相同的措施,确保全国食品安全。
然而,再严厉的监管措施也会有监管不到的地方,再严密的监管网络也会有缝隙。譬如又出现了新的添加剂怎么办?难道总要等到出事后才能解决?总要等到一部分消费者受害之后才能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再譬如,有执照的,无论是食品生产者还是销售者抑或运输者,都处于食品安全的各监管部门之下,而那些无执照的非正式的甚至非法的食品经营者,如何去无缝全面地监管他们?
真正严厉的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是健全的市场,真正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也是市场。因为监管者永远少于经营者,而只有消费者和经营者才能到达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能够经历市场的每一笔交易。譬如,行政措施能够重惩制造食品安全事故者,使犯罪分子付出高昂甚至付不起的代价,但不能使每个食品安全事故制造者都付出高昂甚至付不起的代价。而市场却能够轻易做到,只要制定方便顾客索赔的法律,可以使每一个食品安全事故的制造者都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譬如,某个超市出售有问题的食品,之后超市道歉,并以一赔十退赔顾客,但顾客须出示所买有问题的食品或者相应的凭据。如此惩罚,即使再加十倍以一赔百,恐怕也难伤及肇事者,甚至还可能赚到钞票。因为有多少顾客还保持着有问题的食品或相应的凭据?如果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出售有问题食品的超市,按当初超市设立时设计的该超市辐射范围中居民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退赔,那么即使仍按一赔十退赔,那个超市也只有关门大吉。
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要严厉的监管措施,要严密的监管网络,更要有法律法规保障的健全的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