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节前关注食品安全

   日期:2008-01-12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848    

  春节临近,可食品质量问题却频频见诸报端,从劣质火腿肠到各种方便食品无所不有,广大消费者不禁心存疑虑。

  食品安全问题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质量问题,如食品变质、食品达不到各种营养技术指标等等,只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这些问题是能够控制的。但食品安全的另一方面却被人们忽略了,那就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

  食品生产环节中,一些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也将农药残留在粮食、水果、蔬菜上,人们食用这类已被污染的食品后,必然对身体造成危害。难怪有的消费者购买蔬菜时,专挑有虫子的买,而那些没有虫子、干干净净的蔬菜却受到冷落。

  食品加工环节问题同样不少,媒体披露的用工业酒精兑成白酒,造成人们饮用后死亡事件;用工业油给大米抛光事件;用"泔水油"制作油炸食品事件;用工业油冒充食用油,在食品、饮料中滥用色素、防腐剂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食品运输、储存、销售环节也存在着食品污染、变质问题。在中小城市,不少人习惯在街上吃早点,而这些摊点的卫生条件普遍较差,食品防蝇、防尘设施不足,同样也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

  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在于立法,虽然《食品卫生法》对食品的生产、销售环节做了不少规定,但不少标准的制约性不强,已不能适应当前食品市场治理整顿的需要。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一是应提高对食品质量控制标准。如我国现行的《食品卫生法》,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食用油、肉、蛋、水产品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残留量,共含291个指标。而国际食品法典,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最高残留标准,可见我国的食品标准制定工作应进一步完善。对老百姓特别关注的常用食品质量问题,应该采取一些果断措施。如禁止在肉制品、豆制品、面制品、水产品中滥用添加剂;加强对畜、禽、蛋、肉、水产品等生产的监控,提高上市的食品质量;整顿奶制品市场,提高奶制品质量;加强蔬菜、食用菌农药残留检测等等。二是对食品安全问题应从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然。工商、卫生、技术监督等部门各负其责,不能等发生事故以后再给予重罚。对食品摊点应提高其卫生监管标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