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2008年我国小麦市场:高位运行,整体稳定

   日期:2008-04-29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601    

  目前国内河南、河北、山东三个最大的冬小麦主产省小麦生长情况良好,整体来看,小麦长势好于去年,小麦产量有望再创新高。由于国家掌握有充足的粮源,今年国内小麦价格整体上有望保持稳定。

  冬小麦有望迎来第五个丰收年

  据3月底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冬小麦长势良好,总体好于前期和上年同期。预计今年冬小麦面积增加90多万亩,全国冬小麦返青苗情,一类苗比例42.9%,二类苗比例39.4%,三类苗比例15.7%。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2.3%,比上年同期增加2.8个百分点,比3月上旬提高0.9个百分点。今年冬小麦苗情最突出的是旺长面积明显减少,去年旺长最大面积达到4700万亩,而今年最大面积只有661万亩。前期,河北省、河南省小麦遭遇旱灾,但进入4月份,两场春雨充分缓解了两省旱情。据统计,在旱情较重的河北省,今年春季耕地最大受旱面积达5000万亩,其中,春白地缺墒3200万亩,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800万亩。而到了4月19~21日,全省普遍出现降雨过程,大部地区旱情得到缓解。目前,河北省仍有500万亩农田受旱,旱情主要集中在张家口、承德部分地区。山东、河南两省小麦播种的基础均好于往年。今年山东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机播面积达90%以上,精播半精播面积2393万亩,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河南省冬前苗情普遍较好,前期强降雪降温天气对小麦也是利大于弊,不仅缓解了旱情,也减轻了病虫害。5月上旬,华北黄淮地区小麦将进入抽穗和灌浆期,江淮地区小麦将进入乳熟期,4月上旬和中下旬的两场降雨将为小麦生长提供充分的墒情,5~6月份如果产区不出现连阴雨以及大范围干热风,今年我国冬小麦生产将迎来第五年丰收,小麦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新麦上市前麦价不会大幅波动

  从目前市场价格看,全国三等小麦市场均价保持在1600元/吨左右,高于今年国家制定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1440元/吨和1540元/吨,并且由于距收获期只有1~2个月的时间,农户小麦存量已基本不多,市场需求多依靠储备企业出库、托市小麦拍卖取得,因此在新粮上市之前,市场小麦定价权将主要掌握在国家以及各级地方储备企业手中,小麦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不同地区新麦收购价会有差异考虑到目前各地小麦市场价格存在差异,新麦上市之初收购价格也会保持一定差距。具体来说,湖北、安徽以及河南南部地区,由于小麦品质稍差,三等品质混麦(红麦)的收购价格持续保持在1440~1520元/吨,低于全国小麦均价,但由于上市之初,当地小麦水分含量相对较高,保存较为困难,折干粮价格有可能低于今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而山东、河北、河南中北部、江苏北部地区,目前混麦价格普遍保持在1540元/吨以上,甚至高于今年的白小麦最低收购价,尤其是山东、河北地区,小麦价格从去年夏收之后,基本保持在高位且少有大的波动。因此,即使在今年新粮上市之初,该地区潮粮价格预计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甚至高于今年的最低收购价格。

  农民对麦价的期望值水涨船高

  预计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执行范围仍主要为华北黄淮六省,农民对最低收购价的提高已经全面了解,随着基础价格的升高,农民惜售心理较去年将有增无减。另外,虽然国家各项补贴都已到位,且均较去年大幅提高,但农资价格的飞涨,将影响到农民的实际收益。以河南为例,今年河南省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标准,按上年全省补贴面积9469万亩计算,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亩均补贴标准为60.41元,比上年增加了19.41元。但同时,据调查表明,今年以来河南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速上涨。3月与上年12月相比,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了8.8%。据测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使小麦的亩综合成本上涨80元左右,已经基本抵消了农资补贴带来的收益,且需要额外增加投入。因此,由于目前小麦市场价格持续保持高位,农民投入不断增加,今年农民对小麦价格的期望值将水涨船高。

  新麦上市初期收购量仍将较大

  近几年来各农业大省农民外出打工数量不断增加,在麦收农忙之后农户家中壮劳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部分农户为节约劳力,在新麦一经收割便就近进行销售,只留口粮和部分商品粮进行存储。从2006、2007年的小麦收购进度来看,收购前期的收购数量占总收购量的比例较大。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变化,小麦收购增量不断减少。据统计,2007年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开始的第一个月,全国11个主产省就收购了1818.1万吨,占到4个月总收购量4242.4万吨的42.86%;而2006年截止到7月初,六个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省份,小麦收购量也占到了当年托市小麦收购总量的43%左右。今年我国各小麦主产省收购情况预计也将如此,新粮上市初期小麦收购数量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购数量逐渐减少,农民对手中余粮的惜售程度也将逐步增强。

  今年新麦收购预期将再现红火

  2006、2007年为最低收购价小麦政策执行的头两年,在这两年中,由于国家掌握了当年产小麦总量30%~40%的粮源,小麦市场价格在经历了2006年底的一次大幅度上涨之后稳步升高,在充分保证农民收益增加的情况下,也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粮食价格的稳定。今年夏收之后,在国际粮食供给并未出现根本好转、国内耕地面积屡撞红线的情况下,国家增储粮食以备不时之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虽然天帮忙,可大自然的天平并非永远是平衡的,连续4~5年的丰收并不多见,“未雨绸缪”应该是对我国粮食政策最好的诠释。今年储备企业增购粮源的心理依然强烈,在资金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今年小麦收购市场预期将再现红火。而相对的,面粉加工企业在200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期间,虽然收购热情同样高涨,但由于其受资金压力影响,收购数量远不如储备企业,同时,夏季为面粉消费淡季,加之仓容有限,也就决定了其在收购队伍中的辅助地位。

  麦价出现飙升的可能性已不大

  据统计,2006年,河南省小麦商品率高达65%左右,去年小麦商品率也在50%~60%,其他省份小麦商品率也保持在50%以上的较高水平。以小麦2007年产量1.06亿吨左右、商品率50%左右计,2007/2008年度我国小麦上市量超过了5300万吨,连续4年丰收之后,麦价依然坚挺,“谷贱伤农”的情形并未出现,“政策”之力功莫大焉。而2008年,在CPI频创新高之后,小麦作为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出现飙升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因为国家掌握了充足的粮源可以进行有效调控。综合分析,2008年国内小麦市场仍将保持高位运行,整体保持稳定。新粮上市之初,鉴于农民售粮习惯,建议企业加紧进行收购、掌握粮源。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