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白酒  机械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国有粮食企业面临困境及对策分析

   日期:2006-12-30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840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粮食流通市场的全面放开,粮食购销政策的逐步调整等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变,带来了粮食经营领域前所未有的变化。 几十年来,以国家为后盾,以粮食安全为主要职能,以一花独放为主要经营方式的国有粮食企业在这种形势下的变化显得尤为突出,国有粮食企业的变化不仅仅是在简单的经营领域内的变化,更为主要的是生存和发展上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国有粮食企业缘何在这种形势下一筹莫展,陷入困境,发展举步维艰?面对困境又该如何寻找出路,绝处逢生,再创辉煌?笔者结合永川市的国有粮食企业情况和工作实际简单谈谈以下看法和探索性建议:

当前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的困境

曾经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建立作了五十余年贡献的国有粮食企业也曾经辉煌了几十年,曾经让圈外人羡慕了几十年,但潮起潮落,几度变迁,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基本建立的今天,在国家配套政策逐步取消的今天,在多种所有制进入粮食经营领域的今天,国有粮食企业大面积陷入了困境,所有的辉煌和优势已全部褪失,有的企业生存也显得举步维艰,就重庆永川市而言,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着以下困境:规模上逐步萎缩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前,我市的国有粮食企业有重6个,在册职工1468人,经历了三次粮食体制改革的我市国有粮食企业目前仅剩11家,在册职工尚有313人,与鼎盛时期相比,其萎缩程度可见一般。经济效益连年下滑 在负责国家粮食安全储备和征收定购粮、附加粮时代,国有粮食企业不仅有政策补贴效益,还有市场价差效益,企业效益好的在100万以上,而今的国有粮食企业普遍亏损,仅去年一年国有粮食企业亏损也在600万元以上,有的企业亏损在100万元左右,并且亏损现象已持续几年,每年呈递增趋势。

优势逐渐褪失

国有粮食企业作为粮食领域的支柱企业,其作用的发挥和效益的产生也与其自身的优势密不可分。其主要优势体现在政策上的国家储备补贴,市场上的独家经营,资金上的专业银行支持,性质上的亦政亦企,如今这四大优势已随着粮食安全体系的稳定和改革的逐步推进而逐步褪失,就连融资上以农发行支撑的渠道优势也在逐渐消失。用人制度僵化 国有粮食企业存在五十余年,用人制度就凝固了五十余年,虽然是企业的性质,但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按企业的模式去改变用人制度。大锅饭、出工不出力,勤懒难分,优劣难评,优劣难辩在企业中较为突出,优难进,劣难出更是无法实现突破,聘用制的用工模式也无从谈起。用人制度的僵化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发展举步维艰

近几年来,国有粮食企业要么收购的粮食越来越少,要么高价收来的粮食低价卖出,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与日俱下,逐年亏损,目前个别企业连职工的基本工资发放也难以正常保证,在发展上已显得举步维艰。以永川市11个企业为例,除国库、重庆市库(主要为国家、重庆储备粮食、享受政策性补贴),永昌粮站(主要靠房产等三产业收入)外,其余8个企业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可见在发展上已经是面临着困难重重。

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曾经在粮食领域内一花独放,让人羡慕不已的国有粮食企业为何在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反而日渐萧条,日渐困难呢?这不仅仅让圈外人士不解,更让几十年来在粮食领域内工作曾经目睹粮食企业辉煌昨天的人不解,在他们看来要么是国家政策改变了国有粮食企业的命运,要么是市场经济改变了粮食企业命运,实际上,这当中有客观的环境因素,也有深层次的因素,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政策环境的改变是最直接的原因

近年来,国家对国有粮食企业政策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性补助的逐步取消,二是对国有粮食企业的垄断经营地位的取消。这两项政策曾经是国有粮食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国有粮食企业曾经辉煌,让人羡慕不已的最主要的政策支撑。在计划经时代,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尚不够健全的时代,国有粮食企业履行着为国家收粮、储粮、管粮、供粮的职能,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因此国家不仅给予了其政策上的支持,更给予了资金上的支持,国有粮食企业当然就只有富余而无亏损(剔出政策性亏损外)。其职能之重要、效益之好就自然可见了。但是随着粮食安全体系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逐步渗入粮食领域,国家已不可能年年大范围大数量地投入国有粮食企业大量的储备补贴资金,也不可能给予其独特的垄断购销经营地位,因此在政策上的改变就自然发生了,只是长期以来,依赖政策而生的国有粮食企业一下子显得不适应,犹如断了奶的孩子而不知所措,陷入困境也就在所难免了。

思想意识的陈旧是最根本的原因

面对国家政策的改变,市场经营的变化,多数国有粮食企业职工从上到下感到不适应,思想意识上没有随环境的改变而进行根本性的转变也是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一是还留恋于往日的政策扶持,回味往日的优越感,从思想上不想接受,不愿接受现实,从而不思考如何面对现状,改变现状。二是面对现状,一筹莫展,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从而不主动去面对现状,改变现状。三是天真地寄希望于政策的回转或粮食市场出现大面积波动带来企业的好转,从而表现出等、观、望。四是面对新的市场经营形势,缺乏创新意识,市场意识,主人翁意识,忧患意识,因而在工作中收效甚微。陈旧的思想意识,厚重的恋旧感,形成了国有粮食企业职工的思想痼疾,因而在思想上影响和困扰了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缺乏发展的最原始动力。

经营方式的落后是最主要的原因

当前的国有粮食企业不管是在管理上还是经营上都保留着传统的模式,甚至还带有很深的行政管理模式,这种落后的经营方式直接造成了企业面临现状却无法适应市场。一是产权上不明晰。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做到产权明晰,而目前的国有粮食企业其非公非私的产权不仅让职工没有主人翁意识,反而使国有资产连年流失。二是在企业管理者的任用和管理上仍然是行政管理,这种模式一方面会导致责任不明,亏多亏少也是国家的,另一方面无法聘用具有市场经验的职业管理者,无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三是经营领域还是简单地收原粮、购原粮,链条单一,品种单一,加上比个体经营者多了储藏环节,反而增加?了市场风险和成本,怎能见效益?四是用人和分配机制上仍是传统的行政模式和大锅饭框架,绩效考核难以进入以及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难以推行,使企业从上到下缺乏责任感,压力感,竞争感。经营方式的落后不仅仅使企业缺乏凝聚感,更主要的是无法积极适应、面对市场。甚至面对以往帮自己收粮的个体户在数量和效益上也无法竞争,因而自己在粮食领域内生存空间自然就越来越窄了。

经营成本偏高是重要的原因

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成本有业务成本、管理成本、福利成本,而个私经营者却只有业务成本,并且管理成本和福利成本占了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成本的2/3以上。就拿企业离退休人员、遗属、包养人员,在职职工的三金等方面的福利成本支出为例,一年内永了II市国有粮食企业就高达150万元。就是同为业务成本,国有粮食企业也比个体经营者高1倍以上。经营成本如此偏高,包袱如此沉重,如何能在市场上与轻装上阵的个体经营者一决高低呢?

解决困境的对策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观念。有市场就有经营市场的对象,面对困难,国有粮食企业也应该从理念到经营方式上进行全方位的改变和创新,才能积极适应市场,适应现实,实现辉煌。针对国有企业的现状,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解决困境的建议,即在:“改”“转”“变”“卸”“活”五个字上下功夫,找对策、寻出路、解困境。 在产权制度上“改” 按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大的思路:“有所改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资本逐渐退出竞争领域的总体经营思路,以及目前粮食领域内的现状,要从根本上改变国有粮食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安置以及粮食领域内正常经营,就必须对国有粮食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以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产权、明确职责,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秩序的现代粮食企业,真正做到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真正脱离对国家的依赖进入市场。产权制度的改革,可以通过租赁、拍卖、配股、吸股、合股等形式改变产权制度,推行国有民营或股份制企业,民营独资企业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经营者责任问题、分配机制问题,真正解决国有不再国有,国有不再依赖国有的最根本的经营理念问题。 在经营方式上“转” 经营方式上的“转”,一是在经营链条上“转”,不仅仅只收稻谷,不仅仅只收原粮买原粮,也不仅仅只经营粮食,要在领域上增加,链条上拉长;二是地域上要“转”,不只是简单地局限于本地;三是在国家政策对接上要“转’,改被动为主动,改无为有,如在经营对象上积极与具有储备职能的单位对接,与有救灾救济粮等政策性用粮单位对接;四是在与个体经营者的博奕上要“转”,按照智猪博奕理论,将个体经营者控制为自己的下线,在规模、市场份额\政策享有、信息等方面控制市场份额,从而在经营利益上取胜个私经营者;五是在网点布局和企业重组上要“转”,可以思考在组建总公司的前提下开展二级子公司经营,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资产、人力、价格调控等方面的优势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思想意识上“变”

思想意识上的“变”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管理上要变行政管理为业务指导,真正让企业成为企业。二是企业管理人员要从负责人转为企业法人.真正让责任人承担起责任。三是企业职工要从粮站职工转为企业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四是将传统的“生是粮家人、死是粮家鬼”变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企业竞争思想,真正成为现代企业职工。 在企业包袱上“卸”主要是在企业“老人”的解决和减少企.业富余人员上下功夫。通过财政和粮食等部门多渠道筹资的方法将企业“老人”一次性解决,与企业剥离,让企业轻装上阵。通过三定方式,出台优惠政策,以自愿解除合同,待岗等方式减少企业富余人员,组建一支精炼、高效的企业职工队伍。通过包袱的卸载,减少经营成本,轻装上阵,在市场中真正做到放手一博。

在用人制度上“活”

用人制度上要“活”:一是在企业职工的管理上要活,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职工,职工按现代企业制度经营企业。二是在分配制度上要活,推行绩效管理。三是在进出口要活,做到辞劣聘优。四是在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上要活,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后,职工与企业的关系要改变一定终身的所属关系,建立灵活的聘用制用工制度。五是职工与企业的利益捆绑上要活,通过职工人股等方式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风险意识。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共存。国有粮食企业虽然目前失去了几十年来赖以生存的政策优势,虽然一度陷入目前的发展困境,但是国有粮食企业仍然是目前粮食领域内的支柱企业,其作用和影响也是最重要的,其资产、信息、人才、营销网络等优势也是其他经营对象不可比拟的。

因此,只要国有粮食企业能积极面对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真正做到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模式,国有粮食企业也就能够摆脱困境、加快发展,再度拥有辉煌的明天。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2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