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食品安全丑闻频爆 代表建议严惩“毒专家”

   日期:2010-03-05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944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沈嘉)苏丹红、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猪肉等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危及13亿民众健康,亦严重透支中国食品行业公信力。全国人大代表、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材在此间举行的“两会”上表示,这些事件背后有不少“科技专家”在幕后指点,国家应加大对“毒专家”的惩罚力度,从源头保障民众餐桌安全。

  祝义材在一份准备向本届“两会”递交的建议中透露,多宗食品安全事件中均有“人祸”因素。如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中,只有精通食品工程和化学工程的复合型技术人员才了解三聚氰胺的假蛋白作用,而一般技术人员对此无从了解。

  据知,三鹿集团的此项奶粉“涉毒”技术曾获得2007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由三鹿集团和某国家级乳品工程技术中心等单位联合研制。

  祝义材指出,在毒奶粉事件给近30万婴幼儿的身心造成巨大痛苦后,三鹿集团因此倒闭,相关负责人也被判刑,但为该集团提供技术支持的某国家级乳品工程技术中心及相关专家却未被问责,这一结果“令人不解”。

  再以中国国民大量消费的猪肉为例,近几年各地发生过多起“瘦肉精事件”,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和肉类产业的发展。祝义材指出,普通的养殖户并不知道瘦肉精是什么物质,也不知道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可以提高猪肉的“瘦肉率”。这一非法技术也是由专业人士传授给生猪养殖户的。

  “在食品中有意添加的有毒有害化学物的性质一般较稳定,食品加工的热处理等措施无法消除其对人体的危害,结果是消费者急性死亡或慢性中毒。”祝义材据此呼吁,“在食品生产中有意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与人工投毒的恐怖袭击没有本质区别,司法机关必须对其严惩。”

  据知,在西方发达国家,如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添加剂,危害到人体健康,一旦举报被证实,将面临刑法和经济处罚双重惩处,即终身监禁和被罚倾家荡产。如果危害到婴幼儿和孕妇,会被判一级谋杀,并可能处以死刑。由于此类事件的性质严重、惩处严厉,很少有胆敢冒险者。

  祝义才说,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是具有可溯源性,食品安全事件的查处也必须“溯源”。因此,在查处“投毒型”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必须对提供“制造有毒食品技术”的专家进行严惩,否则那些无良专家还会继续研究与创新各类制毒技术,这将对中国的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危害。他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应法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

  这是祝义材连续第七年关注食品安全领域,他建议全面完善监管体系,真正构建一个有效的、全方位覆盖的食品安全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食品安全现状。据了解,祝义材还计划在本届“两会”上递交另一份关于设立国家“食品安全月”的建议。这份建议中提出,每年6月可设为中国“食品安全月”,集中提倡与推广易为大众接受的食品安全理念,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鼓励安全食品,曝光问题食品,并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