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16日-18日,第11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也在深圳举行。在博览会上,中国保健服务产业的首部蓝皮书也同时发布,深圳企业家也与来自境内外的专家共同探讨保健产业现状、面临问题与发展方向。深圳市保健协会秘书长黄鹤表示,深圳保健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研发、消费等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尤其出现众多领头羊企业,但是由于监管缺失、准入门槛低等,导致保健行业也是乱象丛生、企业鱼龙混杂,急需出台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
在深圳首发的《中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蓝皮书》首次给保健产业进行了界定,指出保健产业包括保健食品、保健产品及保健服务三类。保健产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在兴起的朝阳产业,产业年增长率在20%以上。
据介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主要呈现产地集中、产品功能集中等方面的特点,目前已批准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中,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占了42.79%,而且保健品功能分布多集中在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疲劳3项,约占全部保健食品的62.2%,产品多重复开发多集中在螺旋藻、褪黑素、鱼油、灵芝、鲨鱼软骨、虫草、甲壳质、银杏等类保健食品。
深圳是中国保健品最好的消费市场之一。深圳市保健协会秘书长黄鹤介绍,目前深圳保健产业共有近2万家企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其中生产企业100多家。虽然经过不断洗牌,深圳目前在国内保健品生产市场并不占有优势,但是在产品研发和消费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且在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服务等细分领域出现不少知名品牌。比如保健食品领域有太太、海王、戈宝红麻等;保健用品领域有"好家庭"名扬四海;保健服务领域则有中航健身会、玛莎、爱帝宫、和顺堂等知名企业。"深圳保健产业规模大、档次高,而且技术含量高,各具特色,发展潜力巨大。"黄鹤感叹地说。
保健品网络销售缺乏监督
保健食品市场近20年发展中出现的种种乱象。据调查,70%以上的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半信半疑。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保健食品市场"产品杂、广告多、市场乱",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健食品27种功能分类,消费者投不信任票比例最多的是免疫调节、抗疲劳、调节血脂、营养素补充剂、调节血糖等产品。
17日,本届保健博览会也举办了首届"保健食品电子商务营销研讨会",各网站和保健品企业把网络作为新的销售模式,但随着网络营销的发展,保健品的质量安全更受到质疑。近年来,随着网购的发展,各种减肥、保养、养生等保健品也在网络上热销。相比传统的购买渠道,网购保健品显然更为便捷,价格方面也更加实惠,因此,为不少消费者所青睐。但问题也随之产生,网络上保健品市场也鱼目混珠,乱象丛生,消费者的财产与安全在悄然间成为不法商家"美丽之饵"下的牺牲品。
黄鹤表示,监管缺失是整个保健品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整个行业找不到监管的部门。"所以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鱼龙混杂,保健品的质量安全也无从保障。如今,随着网络营销的加入,保健品的安全监管更成了一个大问题,"基本上是无人监管的状态。"黄鹤说。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加快推进行业的监管。
她介绍,深圳市保健协会在监管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在与电视台购物频道的合作中,对要进入电视购物和网络购物频道的保健品进行治疗监管,"协会会筛选深圳企业生产的保健品推荐到电视和网络上,在此之前,会把这些产品送到深圳市药检所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才允许出售。"不过,由于筛选和检验,增加了成本费用,"大约会增加5%-10%,检查费用由企业承担,"这也会相应增加生产企业的费用。不过,为了打造深圳保健品牌和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黄鹤表示会不断扩大监管的网络和面,并通过打造大型、常设性的健康公益讲堂,让消费者接受健康教育,"让市民能掌握自己到底该吃什么样的保健品,而不是盲目受推销者和广告的影响。"黄鹤说。
需制定标准行业规范
建立健全保健行业的准入机制和建立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发展的呼声在保健行业内部也越来越高。18日在深圳召开的"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蓝皮书》课题组负责人李君如指出,目前,我国保健产业市场开发不够,缺少有实力、有重要影响的民族品牌,而且我国保健产业发展不够规范,影响了行业的声誉。
李君如强调,作为行业自律组织的保健协会,应充分发挥行业管理的作用,加强业内监管和自律,提升行业的资质和素质,促进保健行业健康发展。而且他认为,应建立健全保健行业的准入机制,包括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和企业的准入机制,这对规范保健行业有重要意义。
深圳保健协会秘书长黄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保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因消费者对健康知识的缺乏,以及保健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的缺失,目前国内保健市场混乱无序。为了促进保健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保健协会将进一步促进完善产业的法律体系和行业标准,而深圳可率先出台《保健器械管理办法》、《保健服务管理办法》等,深圳企业则有望在标准制订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抢占产业制高点。黄鹤透露,深圳在健身、美容、水疗、中医养生、保健器材等领域形成了规模优势,具有较强的技术和服务实力,具备了带头制订国家标准、引领行业风范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目前深圳保健行业一些龙头企业对制订行业标准摩拳擦掌、纷纷部署,力争通过标准战略站在行业前列。"黄鹤说,比如爱帝宫正与深圳市标准化研究院一起建立母婴保健行业标准。永衡公司与深圳市标准化协会、深圳市保健协会一起,已经筹备制订碱性钙离子水的行业标准。神采爱康公司以大学为依托,筹划成立亚健康研究院,与中国保健协会、中国标准化委员会配合,探讨制订保健服务的行业标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