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白酒  机械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非法添加物一半无检测标准 专家呼吁“实名”购买

   日期:2012-05-29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578    

  早报记者 龚菲

  今年年初,南京媒体曝光当地一些餐馆红烧肉肉香浓郁、口感好的原因,是添加了“肉宝王”。随后,南京食安委发布消息,称红烧肉添加剂“肉宝王”检验报告表明,该添加剂符合轻工行业标准(QB/T2640-2004)。

  早报记者近日探访了位于南京长虹路的长虹大市场,这里出售着各种干货与调料品。一排商铺中,一个醒目的牌子引起了早报记者的注意,上面写着“食品添加剂精”,门口摆放着大量的“肉宝王”,老板一看到有客户进来,殷勤地介绍:“把这个‘肉宝王’拿一点放到肉里面人吃了会过瘾的,买了包你满意。”

  除了 “肉宝王”,该店还出售“香鸭膏”、“火锅飘香剂”、“一滴香”、“乙基麦芽酚”等添加剂。林老板称,他做这个生意已有几十年,“买的都是饭店的人,很少有家庭或者个人购买,吃了绝对没有问题。”

  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教授熊晓辉表示,不应该将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塑化剂等非食用物质与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这些不属于食品安全的范畴,如添加到食物中当属投毒”。

  在卫生部2008年以来陆续公布的5批4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中,工业明胶、工业酒精、地沟油等赫然在列,但在“检测方式”一项却显示为“无”。据早报记者统计,在公布的近50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中,列出明确检测方法的有21种,暂无检测方法的有23种,检测方式一栏空白的有2种。

  对此,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莫宝庆教授表示,“应从源头抓起,加强添加剂流向的管理,购买者需要登记身份证、营业执照或单位证明,从而控制流向。”

  非法添加与违规滥用

  莫宝庆告诉早报记者,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ADI(allowable daily intake)值,即每日容许摄入量,指人或动物每日摄入某种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等),对健康无任何已知不良效应的剂量。以相当于人或动物千克体重的毫克数表示,单位一般是mg/kg。在此剂量下,终身摄入该化学物质不会对其健康造成任何可测量出的危害。ADI值越高,说明该化学物质的毒性越低。

  “有些化学合成剂有累积效应,如果摄入添加剂的剂量大,到二三十年后会暴露出问题。”莫宝庆表示,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两大类,天然的和非天然的,“总的来说,天然成分的食品添加比较少,化学合成的比较多,前者稳定性差价格高,所以商家自然会选择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

  据了解,2008年,卫生部公布了首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包括了17种非食用物质的食品添加剂。自2011年国家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工作以来,卫生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了违法添加“黑名单”制度,陆续公布了5批4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检测之困与监管之难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曝出“皮革废料所产明胶被制成药用胶囊”的内幕,报道称河北阜城部分工厂生产工业明胶并销售给药企,涉及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胶囊,重金属铬含量最高超标90多倍。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表示,检测方式的缺失,导致工业明胶非法使用的可能,就如同此前三聚氰胺被漏检一样,“产品检测合格,但不安全。”

  在卫生部2008年以来陆续公布的5批4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中,工业明胶、工业酒精、地沟油等赫然在列,但在“检测方式”一项却显示为“无”。

  莫宝庆指出,建立健全检测方式和标准,才是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检测手段的缺失和难度会造成添加剂非法、违规使用的泛滥,就如同此前三聚氰胺被漏检一样。

  有专家公开表示:“中国食品添加剂的行业标准在国际上算比较严格的,出问题往往是监管,而非标准。”

  南京食安委办公室处长孙敏告诉早报记者,南京去年成立了在卫生局领导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主要承担起全市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工作,并与其他部门组成联合督查,检查食品经营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

  孙敏表示,“企业的标准高于国标、地标,比地标更严格,当企业会参照本国或国际上的标准进行制定,并且要到省一级卫生部门申报,省一级卫生部门对该物质的标准性、合法性、规范性、可信度、安全性进行评审,通过这个评审进行备案,这样企业才可以使用。”

  2011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将严打包括非法添加行为在内的危及食品安全的多种违法行为,并要求卫生部制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国家标准。

  莫宝庆表示,这些措施中可操作性较强的是加强添加剂流向的管理,有效监控的方式是购买者需要登记身份证、营业执照或单位证明,这样可以有效监管源头。“要打击徇私枉法、地方保护主义等,并加大对违法者惩罚力度。”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2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