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央视曝光果汁饮料内幕 10岁男孩现场勾兑吓翻李咏

   日期:2012-08-18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548    

    四川新闻网综合报道 一小勺苹果味浓缩果汁添加剂,一点食用色素,再滴一滴香精,摇一摇,就变成了"新鲜苹果汁".如果再加点类似果胶之类的增稠剂,这杯液体又立马神奇变白变浓,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苹果味奶茶就此诞生……你可别以为这是在哪个中学的实验室里,这只是一个10岁孩子在央视节目中当着李咏的面表演的"大变果汁",面对这样一杯"新鲜饮料",你喝还是不喝?

    据悉,面对消费者难以识别的"鲜榨"二字,上海日前已出台相关规定予以严格限制,类似此种勾兑饮料将不再能"挂羊头卖狗肉".而此标准一出,也引起四川网友高度关注,不少网友通过微博、论坛隔空喊话:"呼吁鲜榨、现制饮料四川标准尽快出台",为热爱美食的消费者健康把好饮料安全关。

   

视频截图(圈中为勾兑果汁)

    10岁孩子现场勾兑果汁吓翻李咏 "鲜榨果汁"被连揭老底

    昨日,一则名为《央视曝光果汁饮料内幕,全部都是添加剂!》的视频网络疯传,在央视该节目中,一个约10岁左右的孩子,不用任何新鲜水果,只用五花八门的各色添加剂,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勾兑出了一杯"果味浓厚"的"苹果汁",主持人李咏现场尝了一口,虽然一直心惊胆战地担心"安全问题",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杯"苹果汁"香味很足,很像许多号称"鲜榨果汁"的方便饮料。

    其实,"鲜榨果汁"纯属勾兑的秘密早已不新鲜,今年5月,一名"化学老师"因一则微博迅速蹿红。他在课堂上,仅短短几分钟就用水和各种食品添加剂瞬间"合成"了新鲜出炉的"鲜榨果汁",他用试验告诫同学们:喝果汁=喝水+添加剂。

    随后有记者走访了部分街头冷饮店调查发现,由于用水果制成鲜榨果汁成本太高,用添加剂和水勾兑成果汁早已成为行业潜规则,而浓缩果汁的原料则包括浓缩果汁、果粉、香精、食用色素等添加剂。
 

  

  视频截图(右边圆圈内为勾兑果汁)

    3毛钱成本调出高价"鲜榨果汁" 店员称自己"绝不喝"

    据重庆商报记者实际测验,18元2升的浓缩芒果汁,可勾兑400毫升一杯的果汁55杯,算下来每杯成本仅3毛。同时,勾兑出来的果汁颜色呈淡黄,味道比直接用芒果榨出的果汁更浓更香。如不加色素,很难达到外面购买的果汁那种色泽。

    所谓的珍珠奶茶同样成本价低廉,某媒体调查发现一袋25公斤的奶精可以冲700-800杯奶茶,加上其他配料,7、8毛钱的成本就可以调出一杯珍珠奶茶;即便原料好一点,1元也够了。但众所周知,市场上的这类"鲜榨饮料"少则5、6元不等,多则几十元也极为常见。

    据业内人士爆料,因鲜果榨汁不仅成本高,而且制作难度也大,所以业内真正用水果榨果汁的并不多。有水果成分的浓缩果汁售价要高得多,用浓缩果汁不仅省事,而且利润也非常高。所以大部分饮品店都选择售价便宜、没有水果成分的产品,但这些廉价原料却让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一位深知其道的奶茶店店员,更是称"自己绝不会喝店里的(勾兑)饮料".

    专家表态:多吃食品添加剂无益身体健康

    果汁到底能不能加入添加剂?如果能的话,添加多少是被允许的?果汁中果肉、水和添加剂的比例应该在什么范围内?

    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理事长王旭峰在央视节目中认为,现代食品工业已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只要是合法的、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就是可以添加的。合格的食品添加剂只要适量,对人体是无害的。但安全并不等于有益,那些使用了大量香精、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勾兑调配出来的饮料,营养价值极低,虽然是安全的,但对健康没有任何好处。同时,国家规定使用添加剂要严格的剂量,不能超过上限,反对滥用。有专家表示,在不能避免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下,只能减少对其摄入量,避免长期、集中、频繁地大量食用含有添加剂的食物,这一点儿童和孕妇应该尤其注意。

    王旭峰建议消费者可以养成看饮料配料表的好习惯,因为里面藏着食物的真相,当你看到有果胶、明胶、卡拉胶、黄原胶、瓜尔豆胶、阿拉伯胶等有"胶"的字样出现时,就需要意识到这是增稠剂,我们应该选择添加剂尽量少的,而原料尽量天然的食物。同时要注意食物配料表的排练顺序,配料通常都是按含量由高到低排列,比如奶茶,如果一种奶茶中水排第一,另一种奶茶中奶排第一,那肯定要选后者营养更好。此外,多喝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蜂蜜水、豆浆、绿豆汁,营养素的摄入其实更好。

    王旭峰还特别强调,食品添加剂不同于非法添加物,如苏丹红、吊白块、甲醛等这类食品安全事件的罪魁祸首应该坚决反对。

   

饮料店内,店员在用添加剂勾兑果汁。(图据重庆商报)

    上海已出台《现制饮料标准》 值得四川借鉴

    那么,消费者对鲜榨果汁要如何辨识呢?难道只凭经验吗?官方监管标准当然更能给商家以制约,给消费者以保障。近日,上海市制定的《现制饮料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结束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行业监管空白将得到弥补。

    据了解"上海标准"将现制饮料分为"现榨饮料"和"现场调制饮料",规定:采用浓缩液(汁)、果蔬粉、糖浆调配而成的饮料,只能称为"现场调制饮料",而非"现榨饮料".制作现榨饮料,不得掺杂、掺假及使用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等。经营者应主动向消费者明示产品成分,添加水(冰)的现榨果蔬汁不得称为"纯果蔬汁饮料".

    此规定出台后,此前拿烂水果榨果汁或者用水果浓缩原液兑水生成"纯果汁"的现象,甚至那些担心客流大而提前制作后标注"现榨"的饮料,都将被"现榨饮料"踢出局,消费者只要看看饮料的分类说明,就可以一目了然,自主选择了。而除了现制饮料,外卖、色拉、生鱼片等也将有标可依。

    而在深爱火锅的四川盆地,滥用添加剂制作"鲜榨果汁"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据四川省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协会此前调查,在成都不少餐厅、火锅店,打着"天然""健康""营养"旗号的自制鲜榨饮料一扎要卖到30元,甚至更高。但是,为了可观的利润和控制成本,这些餐饮场所都是用极少量的鲜榨原料或浓缩粉通过稀释和添加剂调配、制成所谓的"鲜榨饮料",以次充好,欺瞒消费者。

    目前,鲜榨果汁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因此四川消费者们不仅要付出与原商品价格不符的高价,更要冒着在毫无提示的盲目中失去身体健康的风险。上海标准一出,立刻引起四川网友高度关注,不少网友通过微博、论坛隔空喊话:"呼吁鲜榨、现制饮料四川标准尽快出台",许多网友建议,四川应出台强制性规定:对于那些含有大量添加剂的果汁,一律不许叫"鲜果汁",而应该叫"合成果汁"或"化学果汁",并在包装物上明确印上"含大量添加剂,过量饮用有害健康"提示语,以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网友们认为,"鲜榨果汁"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与美食四川的形象不符,四川消协应该为热爱美食的消费者健康把好饮料安全关。从这一点来说,上海的尝试值得四川借鉴。

    【小编支招】四招教你识别勾兑果汁

    1、看颜色:勾兑饮料颜色一般比较鲜艳,色泽均匀,鲜榨果汁颜色暗淡,并且放置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变色、分层。

    2、闻香味:勾兑饮料闻起来香味更浓郁。

    3、尝甜度:纯鲜榨果汁甜味很淡,一般都需要加白砂糖,如果饮料喝着甜得发腻,多数是勾兑而成。

    4、观形态:勾兑饮料清澈、透亮,鲜榨果汁更加黏稠,会伴有果肉的沉渣,喝起来质感更好。 (编辑:楚彦 曹馨伊)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2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