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钟韬)年初以来,孙吴县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农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种植业结构调整有新进展。围绕抢种保苗夺丰收的工作目标,采取围绕市场抓调整、围绕合作社扩规模、围绕科技挖潜能、围绕装备抓防灾等措施,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生产。春耕期间,投入资金1.85亿元,兑付粮食直补等涉农补贴资金8335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下摆农业贷款2.1亿元。完成总播种面积176.04万亩,其中,玉米、芸豆、水稻,同比分别上升58%、75%和5.7倍;大豆、经济作物,同比下降36%和40%;总体种植结构呈现“三升两降两平稳”趋势。
寒地特色农业示范带建设有新突破。结合全省玉米、水稻产业北移战略,从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科技组装、特色作物种植、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入手,在11个乡镇32个行政村、4个林场范围内,在建成北方寒地现代农业、北药、黑木耳、蔬菜四个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打造了20万亩芸豆、10.3万亩玉米、5万亩大豆、1万亩水稻、以及马铃薯、水飞蓟、白瓜子等高效优质作物现代农业示范带。
土地经营规模有新拓展。采取场县农机三代、土地租赁和入股、农户联合经营等方式,推动土地向农机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集中,向高效产业集中,不断扩大土地产出效益。与红色边疆农场44连,建成协振千万元现代农机合作社,农场派专人对县内24个农机合作社人员进行培训,有效提升了合作社管理和运营水平。在现代农机的支撑下,预计全年实现四统两分式土地规模经营90万亩,场县跨区规模经营土地60万亩。同时,帮助贫困劳动力土地外包、打工就业,实现土地流转37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5219人。
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新提高。近年来,这个县成功引进和建成联凯大豆、隆凯小麦、长乐山沙棘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龙头+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经营模式。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预计今年实现高蛋白豆、芸豆、沙棘、白瓜子等农业订单60万亩。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新发展。2012年末,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31个、注册资金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77%,经营产业覆盖粮食生产、生态养殖、农机服务、山野特产营销等38个产业类别,合作社总产值占一产总产值的47%以上,社员人均纯收入超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拉动农民增收6000余万元。截至目前,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69个,同比增加38个。
农业基础装备能力有新加强。农业机械总动力33.92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0640台套,收获机械628台,农田综合机械化率96%。同时,利用冬春农闲时间,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推广玉米高产密植、早熟水稻模式化栽培、肉牛羊集中舍饲育肥等种植、养殖技术。已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20次,培训乡村干部400余人(次)、农民2.4万人(次)。
新农村建设有新面貌。继续贯彻落实三带百村工程部署,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988”工程,重点推进吉黑、孙逊、黑嘉三条公路沿线8个重点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重点村屯承载发展能力,示范牵动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目前,新实施8个村基础设施10工程和巩固实施9个村基础设施6 项工程目前都已进入了施工阶段。
农业综合执法有新成果。为保证农资质量安全,召开了专题农资打假专项会议,组织县农业执法大队、公安、工商、质监等单位,在3-5月份集中开展大规模的“打假维权、服务三农”的市场清理整顿活动,有效净化农资市场经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