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牛肉“不注水就亏死了”是个什么逻辑

   日期:2013-02-06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869    

  □ 胡立彪

  近期关于注水牛肉的报道颇多,老百姓很揪心。但真正让人揪心的,不是注进牛肉里的水,而是注水的理由。

  在某知名门户网站一篇关于注水牛肉报道的后面,跟着许多网友的评论,其中一个貌似“业内人士”的跟帖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吐槽。该人士是这么说的:“记者知道个屁!牛肉为什么会打(即注)水?现在的牛多贵啊,一头400斤(200千克)的牛杀出来只有220斤(110千克)的腩肉,牛皮、牛杂、牛骨那些才5块钱1斤(0.5千克)都不到。杀一头牛,人工会(应该是“费”)、屠宰会、运会都要500了,一头牛不打水(牛肉)起码要60块钱1斤(0.5千克),有几个买得起?不打水杀牛的都亏死了,打了水都还要亏本,你们以为牛肉那么好赚啊,这两年杀牛的老板,很多都破产了!”

  该人士为牛肉注水行为鸣不平,理由是“不打水就亏死了”。站在杀牛者的立场,这的确在理。可是,该理的逻辑若成立,它似乎可以为任何不义甚至犯罪行为开脱了。比如,小偷偷窃的理由是“不扒几个包就没钱花了”,骗子骗人的理由是“不骗几个人家里的房就盖不上了”,做假货的理由是“不造假赚钱别墅宝马就养不起了”……真是荒唐之极!

  或许有人会问:把牛肉注水等同于犯罪行为,是不是有点过了?一点不过。事实上,就其社会危害性而论,这就是一种犯罪。牛肉注水不仅会降低肉的品质,更严重的是,这会造成病原微生物污染,细菌大量滋生,肉品加速腐败,诱发食品安全问题。由于不法分子注水过程根本不讲卫生安全,他们注的水往往是污水,有的屠宰户甚至使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药喷雾器给牛肉注水,这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健康安全隐患。为了防止注水流失及逃避检查,现在有的屠宰户竟然往注水里加各种来路不明的“药”,这就更增加了注水牛肉的安全风险。

  不顾可能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的生命健康危害,却只考虑自己生意亏不亏,这种要命的逻辑虽然听起来如同强盗逻辑,但要命的是,它却是屠宰业内多年来一直通行的逻辑。上网搜索“注水肉”,人们会发现这是个存在地域范围很广的词条。10年前就有关于“注水肉”乱市及打击“注水肉”的报道了。而当下,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查处注水牛肉的专项行动,凡查处,必有牛肉注水之举。长沙媒体报道,当地只有一家肉牛定点屠宰场,去年1月份的日屠宰量为80头,而今年1月份的日屠宰量降为30头。屠宰量之所以减少,就是因为非正规的私宰现象严重。除了这30头屠宰后经过检疫检测合格的牛肉,长沙市场上每天售出的另外250头牛都是私宰的,这些肉没经过监管部门检疫检测,按业内行规和逻辑注水是免不了的。其他地方注水牛肉的比例应该跟长沙差不多。

  过去查现在查,这儿也查那儿也查,但查来查去却始终杜绝不了注水牛肉。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没真心要查。为什么不动真格查?大概根子就在前文提到的“不打水就亏死了”的逻辑。那位貌似“业内人士”的网友说杀牛成本高,算了人工费、屠宰费、运费,还有一个“费”他没说(可能是为“管”者讳吧),那就是打点检查部门的“孝敬费”。一屠宰户向媒体透露:“大不了来查来,要个1000多块就走了。”算算看,市面上将近9成的牛肉都来自私宰户,每户都“要个1000多块”,这得要多少?正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监管部门收了“孝敬费”,多少得给屠宰户一些人情面子,毕竟人家“不打水就亏死了”,他们一死,“孝敬费”不就泡汤了?

  有论者说:“拿钱就网开一面,权力成了商品,制度自然形同虚设,监管自然流于形式。在这种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中,只有屠宰户和握有权力者是赢家,其他皆是输家。”其实,哪里有什么赢家,一个市场一旦丧失了诚信和原本的规则秩序,最终结果只能是满盘皆输。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