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牛奶收购不比从前了 消费者有望看“标”喝鲜奶

   日期:2006-05-1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93    
新闻背景

  去年10月1日,要求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规定,奶制品须使用“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不准标“鲜”,后该规定延期至今年6月1日。

  晨报讯(记者 林浩)记者昨天从农业部畜牧处了解到,目前其正与国家标准

  处协商取消“禁鲜令”,赶在6月1日前正式敲定。

  据了解,鉴于奶制品品种复杂,取消“禁鲜令”后,业内有望启动“鲜奶”标志的制定和推广,消费者将看标喝奶。

  “鲜”标有望规范市场

  “奶是特殊食品,全面‘禁鲜’不科学。”辽宁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卢戈川表示。

  根据杀菌方式,奶制品分为巴氏杀菌奶、超高温灭菌奶。

  “鲜”是巴氏杀菌奶(乳)的特色,因为它经过7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进行杀菌,营养损失小,保质期在7天左右,保存要求高,绝对不允许用还原奶,而且称其为“鲜奶”是符合国际惯例的。“超高温灭菌奶”则是在100摄氏度以上高温下迅速杀菌,能常温保存,储存期在半年左右,可以用还原奶。

  “两年前,中国奶业协会曾要搞一个鲜奶标识来规范奶品市场。”卢戈川说,经过行业认定的鲜奶产品将贴上“鲜”字,还原奶将标明“还原乳”等字样,但在操作时,“禁鲜令”出现了,如果叫停“禁鲜令”,这个鲜奶标识有望推出。

  牛奶收购不比从前了

  “禁鲜令”从去年到现在,已让奶企和奶户备感寒意。

  国内一家乳制品企业技术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乳品行业的成本全部上调,而成品市价变化不大,尤其是巴氏杀菌奶对奶源、保质期、保存有很高要求,去年“禁鲜令”使奶企不愿去高价收购优质生奶,减少生产。奶源需求减少也使奶户受到打击。

  新城子区徐先生去年还是个收奶站的负责人,今年他已经不干了,主要原因是企业收奶量减少。而且一斤奶0.8元钱,得搭0.4元的半斤料,再加水电、配种等费用,一斤奶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幸亏奶牛一年四季产奶,所以奶户都靠量赚钱。

  解禁不影响“鲜”奶售价

  昨天,记者在沈阳市皇姑区一家超市内看到,标明“纯鲜”的巴氏杀菌奶售价不菲,净含量250毫升的售价2.2元/袋(特价),同等含量的其他牛奶则为1.2元左右。

  据促销员介绍,判断是否是巴氏奶的标准主要看“保质期”,保质期7天的才是,否则为高温灭菌奶。“虽然价格高,但很多消费者认可”。

  “我们也在等待,因为奶制品的特性,我们没有过多存货(外包装),所以现在还在继续生产‘纯鲜’奶。”国内某知名奶企技术部人员告诉记者。

  业内目前在争论“禁鲜令”的科学性,企业不会轻易放弃巴氏奶,它和高温灭菌奶就像鲜果和鲜果罐头,没有消费者会拒绝鲜。

  而“鲜”就是巴氏奶名副其实的称谓,至于价格,该人士称目前价格已经稳定,即便有“鲜”标,售价短期也不会上涨,因为有没有标,商品的成本都是一样的。

( 华商晨报 )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