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白酒  机械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蒙牛光明争天下 乳业大战后的商业逻辑

   日期:2006-07-20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02    
   风水轮流转,有时只需要仅仅几年光景。

    六年前,和上海人提牛奶,立马想到的不是从奶站里运出的一瓶瓶光明巴氏奶,就是放在超市冷柜里的一盒盒光明新鲜屋,光明曾一度是牛奶的代名词。但只过了短短三年,再提牛奶,一包包、一箱箱无需冷藏的常温蒙牛奶已在上海社区铺天盖地。

    如今当常温奶在全国称王时,掌门人蒙牛近日却突然在华东反攻低温巴氏奶,而其对手光明在常温奶阵营也已暗战多年。

    “本来就都是做生意,哪块业务赚钱就做什么。”一业内人士如此评点。

    下一个三年,又会是谁的天下?

    互相倒戈

    近日,蒙牛悄然在无锡、苏州、杭州等江浙多个城市以及安徽部分城市正式上市巴氏奶产品,这一新品类打出了“新鲜工厂”的副品牌,目前主要上市了两个包装的产品,都位于中高端市场。

    这是蒙牛成立七年来首次涉足新鲜奶领域,也是这一常温巨头向低温领域全面进军迈出的关键一步。在染指低温领域最核心的产品———巴氏奶之前,蒙牛花了几年的时间试水低温酸奶市场,先行建设冷链。另一常温奶巨头伊利也已在北京小范围试水巴氏奶。

    至此,低温巴氏奶、常温UHT奶两大阵营互相倒戈的态势已日趋明朗。

    在上海华联吉买盛的冷藏柜台,蒙牛新推出的冠益乳正和老牌酸奶企业光明打得不亦乐乎,很快蒙牛的巴氏奶新品牌也会出现在光明鲜奶的旁边。而在常温奶区域,从卖场的堆头陈列来看,光明的势头也毫不逊于蒙牛和伊利。光明的常温纯鲜、香浓、高钙系列的利乐枕正和蒙牛的拳头产品“利乐枕”排排坐。

    业内分析认为,双方阵营的互相倒戈是这些品牌走向“全品项型”乳业的必经之路。尤其对于蒙牛而言,在新鲜奶依然占优的华东市场,要想进一步突破,就需要迈出这一步。

    门户之争     根据生产工艺,我国奶制品厂家大致分为巴氏奶派和常温奶派。

 

    巴氏奶是指将原料奶经过80摄氏度以下长时间加热处理,这种奶保质期一般在7天,且需要冷藏。这类生产企业以光明乳业、北京三元乳业等城市型乳企为代表。常温奶(UHT奶)是指经过137摄氏度的瞬间热消毒,能常温保存,储存期在半年左右,运输方便、安全。这类生产企业以伊利、蒙牛等资源型乳企为代表。

    “其实,以前是根本不存在所谓奶派的说法的。”乳业专家、上海壹言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策划师汤志庆回忆说,前身为上海牛奶公司的光明乳业,几十年来一直是上海乃至全国乳业的龙头老大,通过遍布社区的大小奶站送上门的瓶装奶伴随了一代代上海人的成长回忆。

    汤志庆1998年-2000年曾是光明瓶装奶的产品经理,2000年-2003年又担任上海蒙牛的市场经理,帮助蒙牛全面开拓上海市场。

    2000年光明乳业送到千家万户的瓶装奶日销量突破100万瓶,此时,光明屋顶包装的新鲜屋通过几年的耕耘在超市、卖场的销量也扶摇直上。相关数据显示,直到2001年光明乳业还如日中天,继续保持着销售额全国第一、液态奶市场第一、酸奶市场第一、收奶量第一、盈利能力第一的优异纪录。2002年上市后,光明的销售额更是自35亿元人民币跃至50亿元。

    那时候,没人会提巴氏奶,虽然无论是光明的瓶装奶还是新鲜屋都是巴氏奶。但当时光明在上海市民看来就等同于牛奶。

失之交臂

    光明噩梦始于常温奶的崛起,也正因为蒙牛、伊利的常温奶,光明才被“推举”为巴氏奶派掌门。

    “光明不是没有做常温奶的机会,光明甚至本来很有机会在蒙牛、伊利一露头就把它们打个落花流水。”汤志庆回忆说,在1997年、1998年左右,后来成功扶植了蒙牛、伊利的常温奶包装企业瑞典利乐最早找的其实是光明。

    做还是不做常温奶?当时在光明内部曾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派认为光明应该早点介入,另一派认为常温奶的推出势必会削弱巴氏奶。据说,最后光明的股东达能的态度让光明管理层最终没有立即采纳常温奶项目,而达能从来就没有做过常温奶。

    这一观望就给了内蒙古两大乳业兄弟伊利、蒙牛发展良机。有着丰富奶源的蒙牛,凭借着适合长途运输的利乐枕包装的常温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1年蒙牛携常温奶入沪,其后销售额飞速增长。据上海商情信息中心2005年统计,光明的市场份额已从最初的超过90%下降到47.9%,蒙牛目前则列第二占到33.8%。

    而在全国,常温奶这几年的发展更为神速,很多城市的市民一改过去只喝当地品牌牛奶的习惯,纷纷选择了内蒙古牛奶,在北京,由于常温奶的崛起,北京本土老大三元销售一蹶不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常温奶已占全国液态奶市场70%的份额,而巴氏奶则萎缩到了30%。

    几年前,为了阻击蒙牛、伊利的增长势头,光明还是推出了常温奶产品,但迟到的这几年,损失的是一大片江山。2005年伊利、蒙牛的销售额均突破100亿元,而光明销售额不过69亿元人民币,与2004年实现67.8亿元人民币几乎持平,净利润则由2004年的3.1亿元人民币跌至2.1亿元,降幅高达33.6%。

    幕后“黑手”     当光明、三元和蒙牛、伊利爆发门派大战时,牵扯其中的不仅有国际包装巨头,还有中国奶业协会以及乳制品工业协会,它们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和两大奶派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

 

    在如今中国乳业界如雷贯耳的常温奶包装商瑞典利乐,在两大内蒙古企业崛起之前,还主要是果汁品牌的包装商。而其全球的竞争对手、美国国际纸业在1994年进入中国后,就一直为光明、三元、新希望等新鲜奶生产企业提供屋顶包巴氏鲜奶的生产设备及包材。不过,利乐在被光明拒绝后,“独具慧眼”地发现了蒙牛和伊利,并在“深度营销”的策略下,针锋相对地扶植起了常温奶联盟。

    近年来,随着利乐包、利乐枕常温奶产品在全国热卖,国际纸业服务的新鲜奶阵营不断失守,这也意味着国际纸业包材销售的减少。2004年,背水一战的国际纸业在全国和光明、三元、燕塘、新希望等各地巴氏奶乳企纷纷结成新鲜奶联盟,并全力推广能打压常温奶阵营的“鲜奶标志。”

    但其后该行动无疾而终。一位原国际纸业高层对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透露,该计划的流产主要是原本持坚决支持态度的中国奶协在各方的压力下关键时刻表态模棱两可,使国际纸业最终孤掌难鸣。而同时,让常温奶阵营暗喜、对巴氏奶阵营带来重创的“禁鲜令”,在各地奶协以及巴氏奶企的压力下,也从去年10月1日的实行大限一推再推,今年11月1日是否能实行并不明朗。

    不过,如今两大阵营的互相倒戈,也给各利益集团带来了新的机会,国际纸业-光明、利乐-蒙牛的单纯结盟关系正在打破。目前蒙牛冷藏领域的新鲜屋酸奶、巴氏奶都采用了国际纸业的包装,而光明的常温奶系列则早就开始和利乐合作。而随着蒙牛进军低温冷藏领域,利乐更是相对应地推出了利乐罐,为光明和蒙牛的酸奶服务。

    “蒙牛、伊利进军巴氏奶,很可能让巴氏奶重新翻身,实现增长。”这位原国际纸业高层表示,蒙牛和伊利在广告上的推广力度一直很大,如果它们把巴氏奶作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那么很可能会对目前处于弱势的新鲜奶市场打下强心针。

    今后中国乳业的奶派之争将会朝何处发展,目前业内都在观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2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