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贵阳: 一个“老干妈”产值过10亿

   日期:2006-08-02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693    

     一天用130万只玻璃瓶,一年用12300多吨干辣椒,35000多吨菜油,17000吨大豆;产值过10亿,纳税1.4亿…… 

 有人给记者讲过一个无法核实的说法: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的影子。而“老干妈”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却是有据可查。“老干妈”渗透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贵阳市质监部门新近透露了一则更为“具体”的消息:“老干妈”油制辣椒将参加“中国名牌产品”的角逐。这一消息则意味着,“老干妈”在生产规模、效益、质量、消费者的认同度、服务……等诸多市场竞争要素里可以打出大旗。 

 和国酒茅台相类似,“老干妈”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概念,绝大多数贵州人都会引以为豪。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贵州人炫耀的一个资本!然而,“老干妈”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一把提篮与一个工厂的故事 

 7月12日,记者走进贵阳市第二玻璃厂厂长毛礼伟的办公室,这里宽大明亮,空气清新。俯瞰玻璃厂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 

 这个占地1万余平米的花园式工厂,4条生产线“昼夜兼程”,每年可生产3.5万吨玻璃包装瓶。在贵州业界如果要排个“座次”,贵阳市第二玻璃厂坐的是“第一把交椅”。 

 而提起玻璃行业的“老大”,就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那就是老干妈———陶华碧。 

 毛礼伟清楚地记得,还是1995年的时候,陶华碧是用提篮到厂里(三桥)每次几十个的拎回去。当时,工厂年产1.8万吨玻璃包装瓶,并不是很愿意和这样的零零碎碎的客户打交道。 

 而其后,这个其貌不扬的妇女的“威力”日益显现,对瓶子的需求逐步发展到几百只、上千只,继而上万只。就是家里人,也去买她的油辣椒来作调料。谁也没有料到,“老干妈”最终成了二玻的最大买家。 

 2003年,当时仅有2条生产线的二玻生产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老干妈”的发展需要。供不应求,迁址扩产成了二玻不得不面对的抉择。 

 500多号人的养家糊口的大事,让二玻的决策层不敢懈怠。当年7月开建新厂,仅6个月时间,第一条生产线就开始机器轰鸣。贵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称二玻创造了“深圳速度”。 

 1995年,留给毛礼伟的印象是一把提篮;如今,每天数十辆货车穿梭运送,一个现代化的工厂正在健步如飞。到目前为止,二玻发展到4条生产线,有3条生产线在为“老干妈”24小时“连轴转”,供给“老干妈”60%的瓶子。就是在这样的不断运转中,二玻年上交利税300多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干妈”日用玻璃瓶至少130万只,最多时达140万只。除了二玻,和“老干妈”合作的还有贵阳一玻以及重庆、柳州等地的5家玻璃厂。 

 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老干妈”不断壮大带动了辣椒加工业,目前全省有大大小小辣椒调味品企业130多家,这些企业形成了一个良性产业链,带动的不仅仅是玻璃制品,还有纸箱、印刷等产业的发展,其中最大的还是,带动了种植辣椒、大豆、油菜籽等农作物、农户的发展…… 

 一年“喝”下全省1/3的菜油 

 日前,贵州省某县在分管农业副县长的带队下登门拜访“老干妈”,要求到他们那里开设辣椒种植基地,县里可以提供诸多优惠。这样的事在“老干妈”并不鲜见。 

 统计部门提供的一组数据是这类事例的有力佐证: 

 1997年,“老干妈”所需干辣椒、菜油、大豆3种主要原材料的采购量分别为170吨、1700吨、154吨。 

 2005年,干辣椒、菜油、大豆采购量分别“飞跃”到12369吨、35078吨、17000吨。 

 这组数据不仅仅是用“突飞猛进、翻番”之类词语来总结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干辣椒及菜油的使用量占了贵州省当年干辣椒、菜油总产量的1/7和1/3。所以,各县争抢“老干妈”去建基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8年时间,“老干妈”“吞下”干辣椒40762吨、菜油111910吨、黄豆48049吨。采购资金高达12.5亿元。 

 “老干妈”这样的故事不少,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她推动了一个“标准”的出台。 

 谁都知道,市场之争的实质是标准之争。遵义是贵州省辣椒及菜油的主产区,也是贵州各辣椒调味品企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基地。正是受“老干妈”万吨辣椒需求量的“提醒”,为了让这两个原材料供应的更加规范,省质监建立了绥阳县朝天椒全国标准化示范区,在相邻的金沙县建立油菜全国标准化示范区,目标很明确,辐射遵义、毕节两个地区的辣椒与油菜种植。 

 通过标准化种植,为贵州辣椒业所需优质原材料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全国树立起“贵州辣椒”品牌。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两个情况:目前,贵州已是全国最大的辣椒生产基地之一,种植面积达12.66万公顷,2005年,干辣椒、鲜辣椒以及辣椒制品销售总收入已接近30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2%。 

 同时,贵州的油辣椒制品以其显著的香辣特色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70%的市场,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 

 农民工人均创造50万元产值 

 “老干妈”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主要采取的辣椒原料收取方式是由基地提供,原材料基地已达230000亩。和“老干妈”合作的每一户农民,都属于“在册职工”,生产的辣椒不愁销路,还享受“老干妈”提供的技术、物质优惠。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近50万农户因种植辣椒增收致富,许多农民把为“老干妈”种植辣椒比喻为“自己的银行”。 

 田进是来自沿河自治县的农民。6年前从部队转业踏进“老干妈”公司时,还是一个有点“懵懂”的青年。如今,28岁的他当上了公司保卫科副科长。 

 妻子和田进是同事,比他早到“老干妈”公司上班,如今,两人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生活其乐融融、有滋有味。 

 “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一门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些管理、生活经验,人应该吃苦耐劳的精神!”“老干妈”让田进感到自豪。事实上,在退伍之前,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一片茫然,应该说,“老干妈”彻底改变了这个农村青年的一生。 

 “老干妈”现有2000余人,90%以上都是农民工。在“老干妈”公司,像田进这样有“成就感”的员工可不少。 

 企业创始人陶华碧的想法简单得令人感动:要关心农民、帮助农民,因为,我就是农民! 

 九年艰苦创业,“老干妈”已经成为全国知名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辣椒调味品生产企业的“1号”。2005年,企业产值突破1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4亿元。 

 荣誉和花环背后,坚实的基础,就是团结的农民工。 

 据介绍,这近2000名农民工当中,绝大部分还是来自贫困农村剩余劳动力。诚然,农民工文化较低,但是,“老干妈”让每一位农民工都“舞动”得有声有色,人均每年创造的产值高达50万元,为国家创造税收7万元。 

 公司曾经作过一个调查,绝大多数员工认为自己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个人的价值。 

 “龙头”舞起来 
 7年前,“老干妈”的产值仅数十万,如今一跃逾10亿元。其所在地南明区,7年前非公有制经济注册资金为750万元,如今是13亿元。南明区是全省的经济强区,这其中,“龙头”非公经济功不可没。在贵阳城郊结合部,一家在省内较有名气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年产值也是3000余万元,上缴利税300多万元。 

  南明区区委书记夏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老干妈”的实践证明,农业要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就是要发展龙头企业。而政府的作用是,通过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形成“大龙头”带动战略,促进各种“产业化链条”在市场中优化、加长和壮大。 

    “龙头”舞起来了,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继“老干妈”之后,省内出现了诸多辣椒制品品牌,辣椒、油菜籽种植农户不愁销路,相关产业得以发展。这就是“老干妈”的“龙头”带动效应。 

    “龙头”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典型引路的目的。典型出来了,一个行业的生产标准和发展路子就应运而生。通过“龙头”的带动辐射,又形成一个标准化生产的产业化链条。因此,这个“龙头”在市场运作中也就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而“老干妈”无疑就是这样的“龙头”。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2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