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农业部发布2006年九月份水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日期:2006-10-27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463    

   进入九月份,我国伏季渔休全面结束,各地水产品市场冰鲜及鲜活水产品全面上市,产品丰富,货源充足,市场交易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全国水产品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大幅度增加,市场供求趋向平稳,总体价格依然处于下行态势。

    根据对全国56家水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价格情况的统计,9月份水产品批发市场综合平均价格为11.97元/公斤,环比下降3.35%,同比下降2.25%(和上年同月比,下同)。其中海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为20.31元/公斤,环比下跌1.79%,同比上张1.19%;淡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为9.05元/公斤,环比下降5.33%,同比下降6.60%。另据对全国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情况的统计,成交量环比上升23.91%,同比下降9.82%;成交额环比上升22.12,同比下降5.70%。

    一、市场价格走势特点

    水产品市场价格总体水平依然处于下行趋势,水产品综合价格环比持续下跌,跌幅为3.35%。跟踪监测的49个品种中29个品种下跌,最大跌幅达25.25%,两个品种基本持平,其余18个品种上涨,最大涨幅达57.07%。下跌品种数量占监测品种的59.18%,持平品种数量占4.08%,上涨品种数量占36.73%。监测的海淡水8个类别的产品中,海水贝类、海水头足类、海水藻类以及淡水其他类较上个月有所上涨,涨幅不太明显,最大涨幅8.74%。其它品种依然下跌,但跌幅较上个月已经有所趋缓,最大跌幅仅为7.06%。价格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淡水产品依然低迷,海水产品价格水平基本与去年持平。

    海水产品价格总体来看趋向平稳。 海水产品中鱼类产品普遍下跌,监测的9个品种中仅大黄鱼、蓝园鲹、海鳗等3个品种小幅上扬,其它品种依然呈下跌态势。海水甲壳类总水平下跌,虾产品价格有所上扬,蟹产品全面下滑。海水贝类、头足类和海藻类小幅度上扬,其中尤以海水贝类最为明显,监测的7个品种中除了蛏保持稳定外,其余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淡水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淡水鱼类产品表现比较明显,监测的12个品种中仅鳊鲂小幅上涨2.89%,其余全线看跌,最大跌幅达18.53%;淡水甲壳类产品中虾类和甲鱼等应季产品微弱上扬,中华绒螯蟹价格没有预期中的上扬,微弱下跌4.7%,田螺价格持续下跌,继上月大幅下挫后本月环比下跌达25.3%,成为本月价格涨跌“副班长”;淡水其他类依然保持坚挺,虽然仅有6.8%的涨幅,已是难能可贵。

    二、影响因素浅析

    九月份,我国伏季休鱼全面结束,渔业生产进入全面的渔获期,市场内供应的水产品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市场供应放量明显,由于临近国庆和中秋两节,市场需求走强,供需趋向平衡,市场价格水平表现比较平稳。根据对各市场的调查了解,各类品种涨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休渔结束,市场内供应的捕捞产品明显增多,且部分地区捕获产品中以低值鱼类居多,捕捞产品的价格势必走低。

    2、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首当其冲为淡水鱼类,进入九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养殖淡水鱼进入成熟期,规模上市,受供求关系决定其价格无法走出低谷。

    3、俗语“秋风起,蟹脚痒”,河蟹成为本月的明星产品,上市量明显,但价格却没有预期中的大幅上涨,原因是“大杂蟹”闹市,“鱼龙混杂”,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品牌产品面临“有价无市”的尴尬境地。

    4、节日经济的拉动效果明显,名优水产品广受青睐。随着两节的到来,作为节日送礼佳品的名优产品消费需求走强,部分产品价格走高。表现比较抢眼的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鲍鱼等高档产品。

    5、渔休效果逐步体现,部分产品经过渔休后品质明显提高,价格走高,例如海水贝类、海水头足类等。

    三、未来预测

    十月份,我国水产品供应进入饱和期,养殖、捕捞产品全面上市场,水产品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市场交易将迎来一个新高峰。秋季是水产品消费的黄金季节,加之国庆和中秋的拉动,水产品的量能将得到有效的消化,但价格趋向平稳,小幅下跌,基本上将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