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如何撬动我国目前消费量还不是很大的大豆食品市场

   日期:2008-12-04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502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大豆食品产业高端圆桌峰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要撬动我国目前消费量还不是很大的大豆食品市场,大力扶持我国大豆食品科技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是有力支点。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消费教育和企业的品牌培育。

    本届峰会由中国大豆食品学会(CIFST)主办,会议的主题是大豆蛋白食品与国民营养健康,与会者围绕大豆食品的消费现状与产业前景、“双蛋白”营养工程、大豆食品营养科普工程全国巡回讲座、大豆食品电视大赛等话题展开了讨论与演讲。

    中国大豆食品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靖介绍说,大豆食品特别是大豆蛋白饮料正在成为饮料市场向牛奶和果汁发起挑战的新兴力量,同时也是优质植物蛋白的供应源。

    据悉,在美国、欧盟等地,大豆食品已成为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从奶、肉替代品发展到富含大豆蛋白的多种现代食品。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和百事也已经加入到了大豆食品的生产行列中。2002年,可口可乐收购了健康食品Odwalla企业。2006年,百事收购了顶级果汁Naked Juice企业。这两家企业都用大豆蛋白作为原料,同时混合新鲜水果或者蔬菜汁来生产新一代大豆蛋白饮料。

    目前,我国大豆食品已从豆腐、豆浆向深加工产品如大豆蛋白产品、大豆饮料延伸,但以大豆饮料等为代表的新兴大豆食品消费份额还明显不足。据我国著名营养学家蒋建平教授介绍,从1982年、1992年和2002年3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看,这20年间,我国居民豆制品消费仅略有增加,远未达到15%~20%较为理想的要求。

    专家们认为,要增加大豆蛋白产品的消费,加大新产品的开发是由必之路,这需要企业在人才培育、研发投入、了解市场需求上下工夫。

    中国大豆食品学会理事长尹宗伦教授指出,新兴大豆产品包括豆奶、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组织蛋白、大豆蛋白粉等,既可直接食用,更可作为功能性配料加入到各种食品中,使大豆食品业与其他食品领域,诸如乳品业、肉品业、饮料业、焙烤业、冷冻业等广泛融合,制成豆奶、酸豆奶、豆奶昔、豆冰淇淋、大豆基婴儿配方食品、豆夹肉汉堡包、豆果汁、豆粮混合饮料、豆饼干等,以方便居民选购和食用。

    王靖认为,我国目前已经启动的 “双蛋白”开发战略,是加大大豆产业科技创新,推动大豆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双蛋白”开发战略是指植物蛋白质与动物蛋白质开发并举,以植物蛋白质为基础 ,综合开发利用这两大蛋白质资源,并促进二者相结合,以利于发展中国大豆蛋白产业,提升动物蛋白优化空间,增强我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的优化。

    王靖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人均土地、用水能源紧缺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妥善解决食物与营养问题,仍将是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大豆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比值与人体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其营养效果等同于牛奶蛋白、鸡蛋蛋白的优质蛋白资源。对各种消费水平的消费者而言,大豆都是价廉物美的优质蛋白质的最佳来源。这种观点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

    在研讨中,专家们还普遍认为,要推动大豆食品的消费,特别是新兴产品的消费,消费教育和媒体宣传必不可少。因此,从今年9月起,中国大豆食品学会启动了大豆食品营养科普工程全国巡讲以来,已在北京等地的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了大豆营养,效果显著。2009年,学会将加大巡讲力度,向更多城市推广。此外,学会还将筹划在2009年上半年开展一次大豆食品主题电视知识大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消费产自中国、优质价廉的好产品。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