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传
浸出法生产出“致癌茶油”?
苯并芘是强致癌物之一,受其污染的食品被人食用后,虽然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急性毒性,却具有公认的致畸、致癌的慢性毒性。许多国家已经规定了相应的膳食摄入量和食品含量的限量标准,按照我国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类产品中,苯并芘的安全限量为不超过10微克/千克。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根据湖南金浩公司的汇报材料,金浩等公司生产的浸出毛茶油中含该物质60微克/千克,即使是通过精炼后浸出的一级精炼油,苯并芘的含量也达到14微克/千克。”
广西巴马万力山茶油公司销售部黄经理于昨日在网上看到湖南金浩的“超标门”事件后告诉记者,茶油提取方法有两种,分别为压榨法和浸出法。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茶籽中榨取茶油,是传统的提取工艺;浸出法则是用物理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茶籽中提炼茶油。
他指出,所谓的浸出法,其实就是用“6号抽提溶剂油”对茶饼进行浸泡,而溶剂油本身就是汽油的一种,是一种致癌物,茶饼被多次蒸、炒重复利用,汽油和油脂溶合在一起,难免会被污染,使用这一工艺如果在管理上稍微一疏忽就很容易出问题,而传统榨出工艺则不存在危险性。多家区内受访的茶油企业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广西企业
我们多数采用的是压榨法
广西是中国茶油重点产区之一,油茶树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湖南、江西。广西现有规模油茶加工企业10家,精炼油加工能力超过6万吨。在提取茶油的过程中,广西企业多采取哪类工艺呢?
广西桂林茶油公司、广西巴马万力山、南宁莫老爷、全州茶油公司等多家企业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称,浸出法工艺在设备上需要很高投资,而目前广西多数的企业规模都不大,加工能力有限,多数广西企业仍采用传统压榨法。南宁莫老爷茶油公司品管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采用压榨法,莫老爷茶油公司一年的产量也不过几十吨,而且在成本上比使用浸出法要高出很多,所以产品的定价一般也比浸出法生产的产品要高很多。他分析,湖南金浩公司近年来扩张迅猛,最近公司还宣布要上市,这就要求公司的营业额要有一个大的飞跃。如果公司真的出了质量问题,很可能是大量收购茶饼进行再加工,在管理上疏忽了。而广西茶油企业多采用压榨法,在质量安全上不存在类似的问题,不会担心受“超标门”事件影响。
专家建议
食用传统压榨油健康安全
广西医师协会营养学会副会长梁季鸿认为,茶油和橄榄油是所有食用油中营养价值最高、成分结构最合理的“人类健康之油”,其中对人体极为有益并且极易被人体吸收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的比率为1:4,是唯一与人体机理平衡、健康长寿所需比率相一致的天然食品。“由于橄榄油以稀为贵,如产自希腊克里特岛的橄榄油都是不经过任何化学反应、不含添加剂、采摘果实在4小时内直接压榨出来的纯橄榄果汁。而我国则以大量生产茶油着称,茶油是仅次于橄榄油的健康之油,而且价格不贵,较为普及,食用茶油可弥补我国居民摄入的必需脂肪酸严重失衡的现状。”
梁季鸿说,加工方法不同会影响食用油的营养,如橄榄油采用冷榨的物理方式,营养成分得到充分保留;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山茶油等都为化学方式热榨,经过高温处理后部分营养成分丢失,或者部分成分发生变化会产生有害成分。“因此,我们传统的、采用物理方式的压榨油才是最健康、最安全的,市民可放心选购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