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白酒  北京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化粪池酸菜? 大连百吨“大坑酸菜”就地铲除

   日期:2011-05-27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476    

   

酸菜坑被填平。

      大坑酸菜"出货了".

    粪坑边上是酸菜坑 腌出几十万斤"绿色酸菜"

    在甘井子区虹锦路附近的荒地,有人大批量加工"大坑酸菜"用于销售。昨日,本报针对这起不法加工过程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报道。昨日9时起,甘井子区政府快速响应,七部门联手铲除百吨"大坑酸菜",此举赢得市民好评。

    现场 地毯式搜索非法加工者

    昨日9时许,甘井子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有关负责人阅读本报报道后,当即协调辛寨子街道等有关部门,对报道中反映的内容予以核实,并及时进行整治。接到书面通知后,在本报记者配合下,有关人员立即赶赴加工现场。"这处加工点确实挺隐蔽,如果没有留意,很难及时发现。 "昨日11时许,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当他们赶到现场时,几处酸菜坑里已经出完货,留下了满是污水的大坑。在现场,酸菜加工人员已全无踪影。

    为了找到这些酸菜加工人员,有关人员联系了村里,在附近山头展开地毯式搜索。"找到他们,就是为了要搞清楚加工点是否取得了合法手续。同时,加工人员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

    不过,经过小半天的寻找,酸菜加工人员还是没有露头。"看来,他们是躲起来了。"有关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向工商等部门核实,该加工点并未在当地注册。"目前看来,这处加工点极有可能是'黑窝点'.因为,有关部门是绝对不会给这样的加工点颁发生产和销售许可的。 "有关人员说,"不过,由于没有找到当事人,因此暂时无法查证。"

    疑问 难道真有化粪池酸菜?

    事实上,即便没有找到加工人员,也并不影响政府部门对"大坑酸菜"进行取缔。在执法人员看来,"加工场地卫生条件恶劣,无论加工点是否有合法手续,都不应该这么干,这属于违法行为".

    昨日15时,甘井子区政府决定:通过联合执法的形式,将"大坑酸菜"彻底铲除。在执法现场,几名执法人员围着一处酸菜池进行仔细观察。"可毁了,这不是化粪池吗? "执法人员掀开盖帘后发现,"估计里面的酸菜能有上百吨。 "在池内,已经用塑料布铺底,形成了相对干净和封闭的空间,大量酸菜就腌制在该空间内。

    对于酸菜池的真实身份,一度在现场引起争议。多数人认为,此处是用于给果树施肥的化粪池。不过,也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说,根据附近有水泵的情况来看,此处应该是用于给果树浇水的蓄水池。"如果真的是化粪池,那就实在太恶心了。"一位执法人员说,酸菜池的真实身份还有待进一步确认。

    处理 铲车填平五处酸菜坑

    昨日15时30分,甘井子区工商、公安、食监、质监、行政执法、安监以及辛寨子街道等七个有关部门先后抵达现场,共出动约四十名执法人员。

    经过现场核查,共发现五处酸菜坑,其中四处大坑已经出完货。在深度约2.5米的酸菜坑中,由于酸菜已经被捞出,坑内留下了大量带有刺鼻气味的液体。"如果有孩子不幸坠入坑内,那可真要命。 "为了彻底捣毁加工窝点,解决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决定用铲车将四处出完货的大坑填平。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大坑被填平了。

    上述工作做完后,还剩下最后一处酸菜坑需要处理,问题是坑里还腌制着上百吨酸菜。执法人员说,这些酸菜必须销毁,免得有人捡去后再次流入市场。

    铲车刚把水泥池掀开一个角,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大量带着酸味的液体顺着破损部位狂涌而出,而覆盖在酸菜池上方的草帘和沙袋也瞬间瘪了下去。液体如此之多,以至于顺着山坡流出200多米远。"天哪,里面究竟腌制了多少酸菜! "

    执法人员说,捣毁非法加工点后,有关部门还会继续对现场进行清理,将场地恢复原状。 本报特别报道组 文/图

    安全隐患

    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尽管送检的酸菜有两项指标合格,但这种不法的加工方式依然存在安全隐患。 "

    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加工酸菜使用的塑料布达不到食品级,不能直接和食品接触;【2】加工场地不符合卫生规范;【3】加工流程违规,加工人员直接踩在食品上作业;【4】其宣称产品为"绿色食品",而具体加工过程却违反社会道德,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半岛晨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