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长江水环境持续恶化 畸形鱼出现频率变高

   日期:2013-03-26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245    

  早报记者 仇锋平

  “有无柴油味已经成为判断鱼是否为长江野生的标准了。”常州渔政站站长吴建敏对早报记者表示,大约10年前,长江里鱼的口感变差,有很重的柴油味,有时候气味太重,烧好的鱼要整锅倒掉。

  长江沿岸居民比较盛行的解释是,长江里的油污增加,常年被鱼吞食,令鱼肉产生异味。那么,除了油污,鱼的体内是否也含有其他元素,比如重金属?早报记者曾就此向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提出采访申请,该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能便是检测鱼体内毒素等情况。然而,早报记者的采访申请被婉拒,理由是考虑到社会影响,相关内容从不公开。

  不过,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资源室副主任张彤晴告诉早报记者,这两年,长江里畸形鱼的出现频率变高,其中鲫鱼占比较大,如出现脊椎扭曲。

  达标污水仍会造成污染

  良好的水生态是良好的水环境加水生生物多样性,两者互利,相互促进。不幸的是,长江往相反的方向行进了几十年,近年还在加速。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渔业项目负责人王利民表示,人类活动令水环境变差,其表现很多,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哪个是祸首,但污染无疑是主因之一。

  污染对鱼类的危害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前者的结果是使鱼类因中毒或缺氧而死亡,间接危害在于降低水体透明度,抑制水草生长,导致以水草为产卵场所、与水草伴生的鱼类消亡,从而切断上级鱼类的食物链,破坏生物链。

  长江常州段长18公里,以前芦苇等水生植物密布整条江堤,但近年来江堤被全线开发,光是化工园区就占了数公里,污水汩汩入江,水生植物萎缩殆尽,仅常州港老码头区域因受保护而留存了一段。常州新北区环保局新北工业园分局局长丁文竞透露,2011年年底曾邀请上海一家单位,沿着江边铲犁似的排查了一遍,发现有企业铺设了暗管,偷偷将污水直接排入长江。目前已经将涉及的企业关闭或迁出,但他不愿透露偷排的企业名称和数量等细节。

  目前,常州化工企业污水排放虽已纳入管网,企业必须先行净化处理污水,达标后才能排入长江。然而,达标并非无污染,只是将污染降低了。达标后的污水排入长江,同样会污染。

  “长江水体已是病危”

  2009年,长江流域污水排放总量为333.2亿吨,比2003年增加21.9%,排污主要集中在太湖水系,洞庭湖水系,长江湖口以下干流,宜昌至湖口、鄱阳湖水系,宜宾至宜昌和汉江地区,占2009年排放总量的80.1%。

  据统计,我国长江沿岸约有40余万家化工企业,此外还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上海、南京、仪征等石油化工基地。化工产业对于长江岸线的侵占,在下游尤其明显。近年来的调查表明,长江已形成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其中包括300余种有毒污染物。

  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干流水质基本符合I-Ⅲ类标准,支流水质次之,湖泊相对严重。《2012年12月份长江水资源质量公报》显示,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滇池水质均为Ⅴ类或劣Ⅴ类,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富营养化,超标项目含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pH。

  “长江水体现在已经不是亚健康,而是病危。” 王利民表示,鲥鱼、河豚等,尤其是食物链顶端物种为长江指示性物种,它们逐渐消失,表明长江健康状况在下降,提供水体净化等生态服务的能力在减弱甚至消失。

  有文章认为,水土流失将农药、化肥、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及一些动植物腐殖质带入水体,使水体中悬浮物、BOD、COD、总磷浓度增加。而随着流域内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流域内地表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另外,在运输化学品船只翻沉事故中,大量硫酸、甲苯酚、煤油、原油等化学品倾覆入江。长江沿岸堆积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是污染长江水质的另一重要原因。未经处理的固体废弃物经洪水冲刷和雨水淋溶,各种有毒物质极易进入水体,严重污染长江水质。

  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对早报记者表示,氮磷适度,能促进水中藻类等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但过多则会消耗水里氧气,令鱼类窒息,令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

  学莱茵河治长江有难度

  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认为,水运及沿江城镇及产业布局快速发展的趋势将会长期存在。就产业和经济重要性而言,长江与欧洲莱茵河、美国五大湖、俄罗斯的伏尔加河流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沿江都布局了一大批重化工项目如德国的鲁尔区、鹿特丹的海运。

  彭智敏表示,沿江开发是我国南方地区较大江河如长江以及湘江和汉水等重要支流的比较优势。钢铁、化工等产业的特点是原材料及产品运输量大、耗水多、耗能大、污染比较重,将它们沿江布局可利用水运这种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可运输超大件如直径十几米的三峡发电机组转子;江边取水最方便、经济,还利于废水污染处理,长江水量丰沛,可在较短时间和距离内将污水稀释。

  沿长江开发也将给长江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是否会重走西欧莱茵河等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成为各界关注焦点。自19世纪末期开始,随着流域内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莱茵河成了欧洲的下水道,水质日益下降,渔业不断衰退。1987年,沿岸国家的环境部长一致通过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的《2000年前莱茵河行动计划》,总目标是莱茵河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骨干”。到2000年,莱茵河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的预定目标全面实现,鲑鱼重现莱茵河。莱茵河被评为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条河。

  那么,长江是否成为莱茵河在中国的翻版?早报记者在沿江地区走访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如常州自2011年开始整治沿江化学工业园,将园区内化工企业进行整合提升,将不达标企业迁出,计划至2013年,将园区内化工企业从2011年上半年的82家减少至50家以下,至2012年8月已关闭约20家。常州新北区环保局新北工业园分局局长丁文竞称,其中部分化工企业沿江迁往中上游地区,但不肯透露企业名称和具体数量。常州新北区春江镇委员会宣传统战委员张含表示,整治化工园区的原因之一,是从中获取税收留存。

  据介绍,化工园区并非一味减少企业数量,只是不欢迎中小型化工企业,若大型化工企业有意向,也将被允许进驻。另外,近年来,该地区又陆续兴建了环保产业园、智能电网产业园等,以及在江中一岛上大兴港口物流产业。这意味着,沿江企业数量将可能进一步增加,排入江中的污水也可能进一步增加。

    相关报道:

   
长江渔民:现在一年打的鱼,还没以前一个月多
    院士疾呼长江禁渔十年:渔业资源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长江滥捕管理陷两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