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白酒  机械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复原乳问题 政府和企业的博弈

   日期:2005-12-12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343    
在还原奶问题上,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从10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勒令企业使用还原奶必须标识后,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才刚刚开始。政策出台就像拳头打在空气上无着力之处,市场的回馈竟是“没有还原奶”,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标识还原奶并处于观望状态。以至于近日五部委(国家质监总局、发改委、农业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要联手“严打”。

还原奶向来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因为一吨奶粉可以还原成8吨甚至10吨“牛奶”,成本要大大低于使用原料奶。使用原料奶要历经采购——储运——加工等环节,长长的链条导致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颇高。还原奶一直“有实无名”的存在。

而奶粉的大量使用、原料奶的被冷落必然伤及奶农的利益。目前各地原料奶因为滞销,“倒奶”事件时有发生。这成了“五部委严打”最根本的原因。

虽然五部委圈定光明、伊利、蒙牛等乳业的标杆作为打击重点,但严打向来象征性意义要大于实质性意义。三大乳企任何一家被查处,对品牌的伤害以及对行业的震动都会很大。对行业的长效治理当然还要靠立法的严格,执行的到位。

但是据了解,目前省一级质检部门并没有相关还原奶的检测手段和设施。以至于法案出台因为缺少“保驾护航”而执行遇阻。

而之前出台的“禁鲜令”事实上已经对企业妥协,处于“缓刑状态”,以至于企业大量处理存货。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立法后还原奶的销售反而处于“井喷状态”。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杭州味全公司是国内第一个主动标出还原奶的企业,却第一个成为“猎人的目标”。守法的结果是销量大减。


来源:中国经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2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