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葡萄酒造假:洋酒贴上了土品牌

   日期:2012-01-31     浏览:11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国产商品披上“洋外衣”的现象时有发生。因为在一些商家眼中,商品一旦被消费者认为是“洋品牌”,便可漫天开价。不过,洋品牌打起国货的主意,这在以往却并不多见。近日,央视曝光的一起法国进口葡萄酒涉嫌侵犯我国品牌葡萄酒商标的案件引人关注。

  朋友聚餐、请客送礼、夜店消费、睡前小酌……葡萄酒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的“奢侈品”,越来越多的国人为了追求生活品质,将“比白酒健康”的葡萄酒摆上餐桌。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喝掉了15亿瓶葡萄酒。巨大的市场空间令葡萄酒生产商开足马力,当然在蛋糕面前,也难免会有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出现。

  过去,大部分造假者采取的手法都是用低档酒冒充高档酒出售。比如,葡萄酒造假基本上都是国内生产,贴上国外标签,冒充进口酒对外销售。也有一些黑心的作坊,为了更加节省成本,或者为了增加酒精的度数,往往会往假酒里掺入工业酒精甲醇。央视调查显示,这种假葡萄酒成本价每瓶仅4.8元,人喝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现在,随着国内葡萄酒业的发展,一些国产品牌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有的国外进口葡萄酒竟然也打起了中国品牌葡萄酒的主意。重庆市工商部门在专项检查时便发现,某超市内销售的法国原装进口的红葡萄酒涉嫌侵犯(张裕)葡萄酒的解百纳商标。

  解百纳是一种干红葡萄酒的商标,其所有权属于我国一家葡萄酒企业,只有该企业及其授权的总共7家公司有权使用。其他葡萄酒企业包括进口葡萄酒使用“解百纳”商标均属侵权。

  一个进口葡萄酒商为何要侵犯国内产品知识产权呢?原因恐怕离不开“利”字。尽管现在葡萄酒越来越好卖了,但是动辄几百甚至数千元的进口葡萄酒多少还是让百姓摸不着头脑。网上有关进口葡萄酒成本仅几欧元、甚至不到一欧元的报道比比皆是,很多百姓宁可去买王朝、张裕、长城等知名国产葡萄酒,也不太敢花大把的银子去买标价不菲的洋酒。而洋品牌很可能就是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适时推出中国化的商标标识,搭个顺风车,希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营销效果。

  当然,进口葡萄酒侵犯国内产品知识产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葡萄酒产业的进步和国产葡萄酒质量的提升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进口葡萄酒借用国内葡萄酒的知名商标,虽然侵权,但比起那些灌装勾兑假名牌酒的人来说,本质上只是为了谋利,并无意害人。

  除了葡萄酒以外,还有一些领域也存在这种洋货沾光国货的情况。这些领域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商品价值从直观上没有明显的可比性,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同时都有比较高的利润,正是基于这几大特点,才会出现洋货敢于“变身”借力的招数。没有标准,没有价格标尺,很多东西就隐晦得多了。

  其实,不论是洋货变身国货,还是国货效仿洋货,我们的市场更欢迎的是“干净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2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