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潘锋 黄炳)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6月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主持开幕式。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代表,2017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的决赛选手,以及交通运输领域全国学会科技奖项的获奖者等近4000人出席会议。
万钢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将交通运输事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海洋和航空运输等为代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成,以新能源汽车、远洋船舶、高速列车、大型飞机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工具发展迅猛,以智能交通体系为代表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方兴未艾。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食品生产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产自其它地区或国家的生鲜食品和冷冻食品的要求更高。食品冷链系统不仅涉及食品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同时对冷冻运输的时限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过去由于我国的交通运输建设滞后,交通运输里程和交通网络覆盖都不能满足农产品和食品冷链运输的、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时限和成本要求,生鲜果蔬损失惊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我国交通事业蓬勃发展并取得了多项里程碑式成就。如2016年9月27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正式贯通,长约29公里,成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标志之作。2008年7月,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这是时速最高的铁路,时速最高超过了每小时35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
整个冷链从仓储、运输到配送,再到终端消费,都必须在规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它涉及到人员的配备,装货的效率,时间的配合等。我国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快速发展,由公路、铁路、航运、航空运输等构建而成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不仅极大地方便和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而且也有力地保障了保证生鲜食品和冷冻食品的质量。
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以及延伸到乡村的村级公路,让偏远地区、山区的农副产品、生鲜食品等,通过冷链运输的方式,不仅大幅减少了损耗率,而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送上百姓的餐桌,提高的农民种养殖收益。密布的国际国内航班、更便捷的高铁、“中欧”班列以及航运交通和更大的港口吞吐能力,极大地减少了大宗农产品和冷冻食品的物流损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彰显现代交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
本次大会共举办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一带一路(国际)交通联盟系列活动、学术论坛、博览会、2017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和专项活动等六大板块活动。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担任大会指导单位,中国公路学会具体承办。大会安排了220个交流单元约1300个各具特色的学术报告,5000多位交通运输领域专家学者分别聚焦"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高铁技术、未来交通、世界长大桥梁发展、智能交通、共享经济与绿色出行等交通运输领域热点问题和前沿技术趋势等焦点话题展开研讨。2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参加大会博览会,港珠澳大桥、墨脱公路、共享单车、智能交通、北斗导航等300多项具有代表性的交通工程领域科技创新成果集中亮相。